七一社区        注册

黑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

2014年1月19日在黑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黑龙江省省长 陆昊

2014年01月24日10:54   来源:黑龙江日报

原标题:政府工作报告

二、全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014年,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的工作部署,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深入实施“五大规划”,进一步转方式、调结构,狠抓产业项目建设,推动“十大重点产业”发展,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优化发展环境,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根据中央对国内外经济形势总体判断,综合考虑我省潜在经济增长率、工作努力成效和引导社会预期等因素,全省经济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5%左右,进出口总额增长8%,公共财政收入增长9%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0%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以内,单位GDP能耗下降3.5%。根据我省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和现阶段的发展实际,在产业发展中,一产要巩固发展种植业,加快发展畜牧业;二产要把握选择性,扬长避短,延长产业链,狠抓项目,增强后劲;三产要推介潜在市场需求,吸引有效供给,释放发展潜力。

(一)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作为农业大省,我们备受鼓舞,我们要以推动实施“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为契机,既要继续肩负起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又要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要牢牢抓住水利、农机、科技三条主线,继续做好涉农资金整合试点工作,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打造全国绿色食品安全基地。一是大力加强水利建设。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在加强松嫩流域、黑龙江流域大江大河堤坝建设的同时,注重统筹考虑引水灌溉工程建设,并注重水利骨干工程建设与田间渠道工程的整体衔接,既提高防洪能力,又注重增加和改善水田面积。控制地下水灌溉水稻。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70万亩。修复河道水毁工程699处,修复80个县(市、区)灌溉排涝设施、193处水库。实施节水增粮行动,新增旱田节水灌溉面积400万亩。提高防灾减灾能力。二是继续推进农机化建设。在规范现有农机合作社的基础上,再新组建200个现代农机合作社,田间综合作业机械化程度达到93.5%。新增粮食仓容能力100亿斤。三是强化农业科技攻关和推广应用。继续推进高产创建活动,深入开展超级稻“双增一百”、玉米“双增二百”科技行动,继续增加五大粮食作物模式化栽培推广面积。新建2.6万栋标准化水稻育秧大棚和200个智能化催芽车间。鼓励探索水稻育秧大棚后期利用新模式。四是不断优化种植结构。适应国家农产品价格宏观调控机制,稳定玉米、水稻、大豆、马铃薯种植面积,力争粮食产量稳定增加。扩大蔬菜、食用菌、蓝莓、北药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实施绿色食品精品发展战略,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面积达到7200万亩以上。五是加快发展畜牧业。以“两牛一猪”为重点,继续加大投入,建设100个高水平奶牛场,实施肉牛保母扩群工程,加快生猪原种场、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六是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针对我省农产品量大链短、种强销弱的实际,强化农产品加工特别是市场营销环节。省政府安排8亿元专项资金支持绿色食品产业,其中投入2亿元推动营销渠道建设,在哈尔滨建设黑龙江绿色食品常设交易中心,组织省内企业在有关大城市举办并参加全国高水平绿色食品博览会,在全国开办100家黑龙江绿色食品旗舰店、3000家独立品牌连锁店,进入上万家主流超市,同时充分运用网络营销。促进品牌形象推广和营销渠道推广相结合,强化质量安全,让黑龙江绿色食品在全国市场体系中做到产品供给信息充分、渠道畅通、品牌可识别、安全有追溯保障。

(二)狠抓产业项目建设。产业项目建设是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以“十大重点产业”为主攻方向,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高度统一。一是引入发展要素上项目。继续扎实做好产业项目建设的前期工作,依靠有充分准备、有专业深度的政企对接活动和社会动员机制产生合作线索,进而依据产业政策,通过主动服务吸引投资。二是围绕现有经济存量数量扩张式、技术升级式、合资合作式发展上项目。现有经济存量对生成新的产业项目仍然具有重要作用。注重我省能源、石化、装备、食品和新型煤化工产业等已有和能够生成上游工业产品、基础工业产品的产业项目,由此延伸产业链,优化布局,扩大产业规模。三是促进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上项目。我省具有较强科技实力和大批高新技术成果,要采取有效措施,突出省内转化工作。办好黑龙江省工业技术研究院,探索工程研发功能与孵化器功能相结合,大力发展产学研联盟,力争省内转化落地成果500项,引进和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500家。四是挖掘资源、用好现有资源上项目。科学设计采矿、探矿和矿产资源深度开发相结合的模式,公开招投标,引进大企业。抓好中铝力拓探矿采矿项目,抓好钼矿、石墨等资源深加工项目。对现有未开发的、未进行深度加工的矿产资源进行梳理,推动矿产资源深度开发。充分利用丰富的农业资源、林下资源和寒地黑土、绿色有机的特色优势,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产业,推进粮食大省向绿色食品大省转变。在产业项目建设中,我们不能破坏生态环境,不上产能过剩行业的项目,不突破政策法规底线,注重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吴斌、常雪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