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 陈 武
(三)以交通能源为重点,加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实则支撑牢,完善基础设施仍然是我区今后一段时期非常重要的战略任务。
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重点抓好“通、畅、联”。“通”,就是要打通连接全国骨架网络的铁路、公路通道,打通往北、往东、往西连接周边省份的断头路和对接东盟的国际大通道。“畅”,就是要改造提升各类交通设施水平,完善路网结构,提高路网密度和通达程度。“联”,就是要建设综合运输枢纽,加强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高效联接,逐步实现“通道成网”和无缝对接。为此,要抓好一批重大交通项目建设。铁路方面:以南宁为中心,建设形成“12310”高铁经济圈,即1小时通达南宁周边城市,2小时通达全区设区市,3小时通达周边省会城市,10小时左右通达国内主要中心城市,建设贯通东部、西南、中南,连接国家沿海铁路的货运大通道;新开工合浦至湛江、南昆铁路南宁至百色段增建二线、黎湛铁路电气化改造、铁山港铁路物流中心、柳州火车站扩建等5个项目,力争开工防城至东兴、柳州至肇庆(广西段)铁路,确保贵广铁路(广西段)等项目竣工投产,抓紧黔桂铁路扩能改造、贵阳至南宁等铁路项目前期工作,新增铁路营运里程443公里。 公路方面:重点开工建设河池至百色、南宁至柳州改扩建、梧州外环等高速公路项目,建成桂平至来宾、岑溪至水汶、靖西至那坡、河池至都安、南宁外环等高速公路,新增里程375公里。加快国省干线公路和农村公路建设。沿海港口方面:以建设千万标箱现代化港口为目标,提高开放合作程度,加快大能力泊位建设,大力发展集装箱运输,推进物流、港口服务和集疏运体系建设,增强对西南中南地区的辐射带动能力,重点建设钦州港大榄坪12-13号泊位、北海铁山港西港区5-6号泊位等项目,建成钦州大榄坪南作业区北1-3号泊位等项目,推进钦州港30万吨级支航道、金鼓江航道一期、北海铁山港10万吨级航道、防城港企沙南作业区进港航道等航道建设。航空方面:以打造中国-东盟国际航空区域性枢纽和航空经济产业基地为目标,建设以南宁、桂林机场为中心的航线网络,加快实现“全国通”“东盟通”,确保南宁机场新航站区按期建成使用,开工建设桂林机场新航站楼,加快梧州机场迁建、北海北部湾新机场和玉林机场的选址和前期工作,争取建设若干个通用机场,大力发展空港物流,培育壮大航空经济产业。
提高能源保障能力。扩大能源供给总量,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确保岩滩水电站扩建工程竣工投产,加快钦州电厂二期、红沙核电站一期等项目建设,争取开工神华北海能源基地、防城港电厂二期、中石油钦州原油储备库一期第二阶段工程,全年新增装机容量65万千瓦;推进县县通天然气工程,新增贺州、玉林等6个市和藤县等10个县通达天然气管线,年底实现全部设区市和37个县用上天然气,县县通覆盖率达到49%。加强电网建设,加紧“十二五”后两年电网规划项目建设,尽快实施沿海电源送出工程,完善城市配网网架,提高农村电网供电能力,稳妥推进主电网与地方电网联合重组。抓好产电结合,重点推进百色、来宾铝电结合试点。
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开工建设大藤峡水利枢纽,基本建成桂林防洪及漓江补水枢纽工程川江水库、小溶江水库,续建斧子口水库、桂中治旱乐滩水库引水灌区等工程,规划建设桂西北治旱及左江治旱工程,解决380万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新建河堤及护岸工程260公里,海堤15公里。
(四)以重大项目为支撑,促进投资平稳较快增长。
围绕重点领域,继续加强重大项目建设和投融资工作,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的关键性作用。优化投资结构,鼓励引导资金投向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重大基础设施、城镇化建设、教育、生态环保等领域,全力推进一批重大项目建设。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572项,开工130项,续建251项,投产83项,预备开工108项,完成年度投资2033亿元。向社会发布第四批引入民间资本项目,力争民间投资8500亿元。创新项目推进方式方法,完善自治区领导联系重大项目机制。加快已列入“十二五”规划后两年开工的项目前期工作,研究规划“十三五”新的重大产业、重大基础设施、重大服务业项目。加大财政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在增收节支、开源节流的基础上,集中力量办大事、解难事。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