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报早读>>热点·视点·观点

“掌门人”的“压箱宝”——11位出版家难以忘怀之书

2014年01月14日08:3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中华书局总经理徐俊:

《古书之美》是关于古书收藏的小书,上半部是安妮宝贝对藏书家韦力的访谈,下半部是韦力关于古书收藏知识和所藏善本的解说。

下半部看来更切题,一位有古书鉴藏经验的专家,向大众介绍古代藏书史、古书分类、古书形态和古籍传藏,古书美之所以为美,尽在此中。随文附载的自藏善本书影,彰显了美之细节。所言虽是古籍常识,但由过手十万册线装善本的藏家来写,自有不一样处。譬如,我曾有缘在芷兰斋赏书半日,看芷兰斋的书签,跟一般藏馆不同,每种书都注明所用纸张的材质,纸张成为古书版本鉴藏的重要元素。这部分以古书用纸的介绍最为精到。

上半部安妮对韦力的访谈,才是本书的主体。我很欣赏访谈者的策略,“不是太关心他做过的事,而是关心做了这些事情的人”,因此话题不单是传递古书收藏的知识,更多的是收藏者的经历和观念,作为藏书家的存在方式,由此带入被访者关于历史与现实、传统与个体的思考。看似即兴式的对谈,远远超出了“聚物”层面,与其说是关于古书的,毋宁说是关于传统的、关于文化的、关于理想的。一场关于古书的对谈,映射的是对传统的观照、对现世的深省。访谈中的韦力,风雅从容而不失犀利,博闻机敏而不无克制。

“吾道不孤”是藏书家的自信与自励,更是对文化传统的坚守与呼唤。借用本书序言的话:古书、古物、古人、古事,不妨重提。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社长龚莉:

数次搬迁,许多书已送人,但有那么一些是舍不得的,这包括《约翰·克利斯朵夫》。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以贝多芬为原型,塑造了约翰·克利斯朵夫这一光彩形象。约翰·克利斯朵夫出生于德国一个小城镇,幼年即显露卓越的音乐天赋。成年后,他天真,激愤,鄙视封建贵族及其庸俗艺术,与陈腐文化发生尖锐冲突。他曾有过纯洁友谊和纯真爱情,但最终却是一曲曲悲歌。晚年已举世闻名,灵魂也被一生的痛苦折磨所净化。小说以主人公生平为主线,刻画他在现实种种矛盾中,与命运抗争,为追求光明和正义奋勇前行的心路历程。

此书分四部,类似18世纪中叶后常见的现代交响乐四乐章结构。行文行云流水般展开,且富有强烈的节奏感,具有欧洲古典音乐黄金时代的风貌特征。作者以深厚的音乐素养,构建起一个自由宽广、纯真豪迈的精神境界。罗曼·罗兰在《约翰·克利斯朵夫》中彰显的崇高理想、人道主义和对真理的挚爱,以及出神入化的艺术造诣,使他获得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

《约翰·克利斯朵夫》是一部全景式的人生百科全书,它给予我心灵滋养和精神力量。我的书柜中将永远有它的位置。

商务印书馆总经理于殿利:

从进入大学那天起,历史系教授就要求我们必须读《史记》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在熟读之后很久,才逐渐体会出它的好来。《资本论》便是使我受益最大者。

首先,《资本论》教会我方法论。它提供了一种研究历史、认识人类社会的方法论,即从经济关系入手来剖析人类社会的其他一切关系。在经济学家看来,人是经济动物。经济关系是人的其他社会关系的基础,研究经济关系是探求人的其他社会关系的基本前提。不仅如此,历史上一切社会变革都是从经济变革开始的,经济变革往往成为其他变革的动力或源头。

然后,《资本论》教会我一种世界观。它从资本入手,剖析资本主义的整个生产方式,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是榨取剩余价值,最终的关注点落在劳动者身上。这一方面反映出了劳动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基本价值判断,另一方面,通过揭示资本主义剥削性而引发对广大劳动者的关注,体现了一种人文关怀。实际上,我们越来越认识到,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广大的人民群众。

第三,《资本论》为我们提供了剖析一个社会或一种生产方式的典型案例。而这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恰恰是当今人类社会被采用最多的生产方式或社会制度,这对我们理解当今的人类社会发展阶段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中国社科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

1980年10月,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在中国首次出版发行,我正在厦门大学哲学系读大三。其时,中国改革开放不久,各种思想、理论竞相登台。我是一口气读完这本书。它的出版,对20世纪中后期至今的知识生产和传播产生了革命性影响。

库恩认为,科学发展并非想象的那般单纯。在哥白尼“革命”的过程中,库恩看到两个支持不同理论的科学共同体在政治、社会与经济力量的干预下进行一场竞争。而最重要的是对不同“范式”的接纳。

库恩说,此书的核心是第十章,这是理解并掌握本书的关键,“在革命之后,科学家们所面对的是一个不同的世界。……革命之前科学家世界中的鸭子,在革命之后就成了兔子。”

在此书中,“范式转换”是解密科学革命的金钥匙。科学共同体由科学家“抱团”而成,“同行承认”是科学共同体的“硬通货”,科学家的幸福是发现未知,荣誉是获得同行的认同。

库恩为科学哲学乃至整个社会科学的研究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思路,他首创的“范式”成为风靡全球的概念,对我们今天的学术评价机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与启示。

上一页下一页
(责编:杨丽娜、常雪梅)
相关专题
· 热点·视点·观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