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新年戏曲晚会的戏里戏外

2014年01月10日09:58   来源:解放日报

原标题:新年戏曲晚会的戏里戏外

电视转播中,没有出现一次领导人的镜头

2014新年戏曲晚会首次打破了京剧的“垄断”;但其实早在2012年创作2013新年京剧晚会时,这种改变就已经开始酝酿。

整台晚会以12个节目展示了12个剧种,除京剧、越剧、豫剧、黄梅戏、粤剧等全国公认的大剧种外,还包括了桂剧、蒲剧、晋剧等地域性很强的地方戏。而且,今后每年的戏曲晚会都会替换剧种。

2014新年戏曲晚会导演由周龙担任,他表示:“这种改变并非是对京剧剧种的否定,最初在众多传统艺术中选择京剧是有道理的,它不仅是国粹,是戏曲艺术的集大成者,更拥有广泛的受众,为全国观众所耳熟能详。经过十几年的历程,新年京剧晚会已经成为品牌;但传统艺术其实应该呈现出更多元的色彩,新年戏曲晚会对于各剧种都是一次国家层面的提升。”

他说,观众从电视转播的画面中可以看到,整场演出没有出现一次领导人的镜头,所以我们在剧种的选择上更多的是从艺术角度考量。比如南北、中原地域的搭配,形式、声腔、语言的协调,题材则是传统、新编、现代穿插。

2014新年戏曲晚会有很多切合时事的节目。诸如吕剧《百姓书记》、豫剧《村官李天成》、京歌《同圆中国梦》,以及秦腔《西京故事》都是与热点有关的节目。川剧《金子》则是文化体制改革的一个样板工程。

其中,《西京故事》讲述了一位乡村干部、前民办教师罗天福带着一家四口来到西京城,打拼度日,为考入西京城名牌大学的一双儿女提供支持。全家人在城市生活中遇到各种始料未及的情况,一次次感受到生活的不易和人间的真爱,并最终融入城市生活,重新确立生活坐标。这出戏被视为城镇化的一个缩影。

本年度的压轴节目同样值得关注——新编京剧《天下归心》。这个节目的名字本身就是一个好彩头。故事取材自《左传》中的“郑伯克段于鄢”,通过描述春秋时期一代贤君郑庄公摒弃前嫌与母亲重归于好的故事,表达了中国古人“血浓于水”的孝道亲情和蕴含着浓厚传统文化的意蕴之美。

每年替换,让更多剧种有展示的机会

我国首个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昆曲没有出现在2014新年戏曲晚会上,让很多人感到意外。

周龙解释:“观众看到的可能只是我们把剧种和剧目调来组合在一台晚会中,但其实这台90分钟的晚会绝不是节目的堆砌,南腔北调放在一起要做到协调流畅,需要经过巧妙的设计甚至改编。”

比如剧种的衔接不能总是像上了发条一样的高腔,剧目也不能从传统戏一下转到现代戏,其中四段出自不同剧目的武戏甚至是用一段新编曲重新串联而成的。

昆曲《牡丹亭》是在备选节目中的,但架构一台晚会要考虑的因素太多,时间、风格、色彩等等,最终觉得在这样一台晚会的起承转合中没能把昆曲艺术的特色完美呈现出来,只能遗憾放弃。但今后会以每年剧种替换的方式让更多剧种有展示的机会。

四川省川剧院携手北川羌族民间艺术团创作的现代戏《辉映羌山》,由于节目还不太成熟最后没能登上晚会的舞台;但艺术团领队还是向周龙提出了能否让这些年轻的演员在舞台上扮上戏妆拍几段录像和照片留念的想法。他们在拍照时极其认真的表演状态打动了节目组,在经过请示后,这些年轻的羌族演员虽然没能登台演出,也上台参与了谢幕。

(王一 综合自《人民日报》、《北京青年报》、人民网)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吴斌、常雪梅)
相关专题
· 地方要闻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