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以生命相托,要对得起这份信任”
得知张笋的病情,国家卫计委的领导专程从北京赶来了,军区和联勤部首长赶来了,各路顶尖的医疗专家赶来了……当然,更多的还是病人和家属。
一名普通军医,为何让各级领导如此关注?又为何让这么多的群众为她牵肠挂肚?
医院政委倪剑飞说:“从医17年,张笋没有怠慢过一名患者,没有收过一次红包,没有出现过一次差错,她以精湛的技术和高尚的医德赢得了广泛赞誉和敬重。”
“病人虽有贫富差别,但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在张笋的心中,生命是第一位的,而和生命一样珍贵的是医生的职业操守。因此,无论城市白领、企业老板还是山沟里来的农民,也无论将军还是士兵,她都一视同仁,当作亲人一样看待。
2012年12月的一天,张笋刚要下班,120急救送来一位满身污垢的流浪老人,说话含糊不清,初诊为偏瘫。有人建议送救助站,张笋拦下了:“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我们岂能一推了之?”她不仅掏出1000元垫付了住院押金,而且尽心尽力地看护照料老人。像这样萍水相逢的患者,张笋不知帮助过多少,她用亲和的笑脸,温暖了一个又一个患者的心。
神经内科的病症大部分是老年病、慢性病,需要长期服药治疗、定期检查。每次接诊,张笋都主动把电话号码留给患者,定期电话回访,询问病情症状,提醒注意事项。她常说:“患者以生命相托,要对得起这份信任。”
“张笋的手机24小时开机,就像一个咨询热线,架起了一座随时与患者沟通的桥梁。”张笋的爱人马克强说,“知道她白天工作忙,大多数患者都是晚上联系,有时凌晨还打电话咨询。”不管什么时候,电话这头的她总是耐心回答,从不嫌麻烦。
一位偏瘫患者,晚上经常失眠,睡不着时就给张笋打电话倾诉。整整8年,张笋不知道接了她多少次电话,从个人身体到家庭生活,常常一说就是半个多小时,但张笋从未主动挂断过电话。连张笋的女儿都说:“妈妈脾气真好。”
今年2月的一天凌晨,57岁的市民周田安突然感觉身体不舒服,他的老伴第一反应就是给张笋打电话咨询。“没想到张主任很快就接电话了,耐心地给我们分析原因,指导用药,还安慰了我们一番。”向记者说起这些,周田安的老伴眼里不住地泛出泪花,“那时我们不知道,对脑部肿瘤患者来说,最重要最需要的是休息……”
神经内科出现疑难杂症的几率多,对一些疾病,既查不清机理原因,又找不到病例文献依据,只能采取探索性治疗。这既需要技术,更需要勇气。
患者杜先生出现帕金森病症状已有5年。张笋在临床实验中发现,干细胞属“多能”细胞,可通过其自动归巢功能到达病变部位,从而促进局部神经组织的修复和再生,对改善肢体功能效果明显。张笋决定运用干细胞移植这一新技术为杜先生治疗。经过5次移植,奇迹出现了,患者病情出现明显好转。这是河北省首例成功运用干细胞治疗帕金森病。
近年来,张笋结合临床实践,先后围绕“破伤风误诊为神经系统疾病”“腺苷与激素酶在癫痫中的作用”等10多项疑难杂症进行探索研究,用高超医术为160多名疑难杂症患者解除病痛。她还先后两次应邀赴美国参加世界神经科学大会并作主题发言。
张笋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她的病情让人们无法接受,时刻牵动患者及家属的心。他们有的想方设法找来偏方,帮助张笋康复;有的送来书籍,希望给张笋带来精神力量;更多的是发来祝福的短信,打来问候的电话。
肌无力患者郭希凤专门在家为张笋包了饺子。平时省吃俭用的她,怕坐公交车时间长饺子凉了,特意打了一回出租车送到医院。“只要张笋活着,就可以救更多的病人。”说到这里,她伤心地哭了。
患者王冬菊的老伴,一路挤汽车、赶火车、打出租车,连续奔波5个小时赶到医院。他说:“我恨不得花钱在报纸上登广告,让老百姓都知道,张笋是一位值得托付生命的好医生。”
医院院长吴广礼说:“张笋是在白求恩精神这片沃土上成长起来的优秀军人、青年专家,她身上处处有白求恩的影子,不愧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时代楷模。”
相关专题 |
· 致敬基层好干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