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疫苗的不良反应非常罕见
相比质疑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的合理性,蔡晧东觉得疫苗厂家或产品本身存在问题的可能性更大。
我国已是世界上最大的疫苗生产国。在疫苗的生产、流通、储存等环节,我国均建立了许多管理规范,如《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等。近年来,疫苗安全问题极少发生。
“乙肝疫苗的不良反应是非常罕见的。我们医院专门收治乙肝妈妈生育,每个月近200个妈妈在我院生出宝宝,所有宝宝都接种乙肝疫苗,从来没有发生过这种致婴儿死亡事件。”蔡晧东认为,这次乙肝疫苗导致婴儿死亡事件那么集中,而且所用疫苗都来自同一厂家,很可能是疫苗质量问题。
“使用其他国产厂家的疫苗仍然是安全的,大家不用担心,可放心使用。”她指出,“不过,疫苗导致的不良反应确实与疫苗质量有关,国家应该对疫苗生产厂家严格管理,把好疫苗的质量关,保证我们的宝宝预防接种的安全性。”
疫苗监管必须严之又严
如何加强疫苗监管?国外的一些经验或可借鉴。
比如,英国对疫苗的审批与生产极其重视,全国只有7家厂商具有该国疫苗生产资质。加拿大的疫苗召回机制十分健全,一旦疫苗出现质量问题,通过其特有的“全国联网医疗数据库”,可以很快把所有问题疫苗一支不少地找出来。日本则严格监测疫苗的不良反应,通过非官方的第三方医师和专家进行社会监督,并要求所有的不良反应须不分大小全部上报。
因此,尽管乙肝疫苗接种的安全性是经过无数临床经验证明过的,但疫苗的监管工作一刻也不能忽视和懈怠。不然,适得其反,本是“救人”的疫苗,却有可能“杀人”。(记者 陈海波)
![]() |
相关专题 |
· 热点·视点·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