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报早读>>热点·视点·观点

体坛聚焦:学校体育该向何处发力

——由征战特伦蒂诺世界大学生冬运会引发的思考

记者 李中文 陈晨曦

2013年12月24日08:3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第二十六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上中国选手展风采。图片来源:新华社 制图:张芳曼

当地时间12月21日晚,第二十六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在意大利特伦蒂诺落下帷幕。在本届大赛上,中国代表团共收获5金2银3铜,排名金牌榜第四位,超过了上届大冬会3金3银4铜的成绩。在金牌榜上,俄罗斯代表团以15金16银19铜排名榜首,波兰代表团和韩国代表团分获10金和8金,分居第二、第三位。

中国大学生体育代表团此次低调出征,看淡金牌,却在比赛中取得了意想不到的佳绩。对此,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专职副主席薛彦青表示:“参赛目的以交流为主,这反而有利于运动员发挥出自己的水平。这些年轻运动员们代表着中国冰雪项目未来的希望。”

正确认识体育的价值,学校体育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长期以来,对于体育,人们的认识五花八门,其中颇多误解与戏谑。对体育界来说,体育更多是争金夺银的代名词。对教育界来说,体育更多意味着跑跑跳跳、玩玩闹闹。在既有的教育评价体系中,体育的教化、调剂、励志、宣泄功能一再被低估,体现重视体育的手段无非是容易引发争议的体育加分和远不能体现其价值的体育考分。

人为的割裂,造成了体育与教育之间似乎无法跨越的障碍。当有人恶意嘲弄运动员“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时候,当个别媒体将赛事中的学生运动员、学生队伍刻意强调的时候,当很多人将“体教结合”、“教体结合”理所当然地当成一种时髦理念进行宣扬的时候,其实都是在有意无意地对体育与教育的割裂进行默认和强化。

体育,本来就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手段,谈何“体教结合”、“教体结合”?如果没有高智商、高情商作为储备,一名优秀选手又怎么可能登上运动巅峰?伴随着人们认识的转变和实践的纠偏,有些刻板理解肯定会发生松动。应该讲,此次前来意大利参赛世界大冬会的中国运动员群体,已经让人们领略到知识的魅力、运动的风采,他们既用运动成绩解答了“高校能否培养出高水平运动员”的疑问,也用青春活力诠释了世界大冬会基于运动竞技而又超越运动竞技的独特价值。

反观学校体育的开展,如果不能正确认识体育与教育的关系、体育课与文化课的关系,如果体育界与教育界不能打通壁垒、资源共享,如果体育发展观与教育发展观不能实现同声相求、高度契合,那么学校体育就很难走上符合客观规律的发展道路,甚至难免还要走弯路、回头路。对此,中国大学生体育代表团执行团长、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常务专职副主席杨立国说:“按教育规律开展学校体育,才是根本。”

下一页
(责编:吴斌、程宏毅)
相关专题
· 热点·视点·观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