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报早读>>热点·视点·观点

“腾笼换鸟”看浙江

记者  王慧敏

2013年12月20日08:4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放眼四望,全球经济依旧低迷!然而,浙江的经济却绽出惊人活力:

——福布斯发布2013中国最富有10个县级市排行榜,浙江独占5席;

——全国工商联公布的2012年度“全国民营企业500强”,浙江占139家,位列榜首;

而最新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浙江GDP前三季度增幅同比增长8.3%,比全国同期高0.6个百分点。

……

浙江经济所以如此,缘于历届浙江省委、省政府坚持不懈实施的“腾笼换鸟”战略。

制约之痛:经济大省遭遇“成长中的烦恼”,发展瓶颈亟待破解

2004年,浙江全年生产总值达到1.13万亿元,一个陆域面积仅有10.18万平方公里的资源小省,一跃成为我国第四个GDP超万亿的“富省”。

大跨越,令浙江人欣喜!但同时,压力也骤然而生。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浙江率先遇到了“制约之痛”和“成长的烦恼”:以民营小企业起家的浙江,多年形成的低成本、低价格优势正在弱化;与中西部地区相比,浙江劳动力、土地、能源等要素价格却明显偏高。以劳动力价格为例,2003年浙江职工年平均工资21000元,而四川、山西、湖北分别为12300元、10290元、10570元,浙江高出了近一倍。

再看土地、能源情况:浙江耕地面积仅占全国1%多一点。2001年至2003年,全省平均每年减少耕地58.45万亩;全省一次能源95%以上靠外省调入,电力供应已转变为全面性、持续性紧张。许多企业面临无地建厂、无电开工的窘境。

在国际市场上浙江产品也承受着重压:2002年以来,浙江遭遇美国、印度等12个国家提起的“两保一反”调查54起,从打火机、轴承、眼镜、纺织品、茶叶、家具到鞋类,几乎涉及了浙江全部大宗出口商品。

最令人揪心的还是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2003年,浙江每创造1亿元GDP需排放28.8万吨废水,创造1亿元工业增加值需排放2.38亿标立方米工业废气,产生0.45万吨工业固体废物。

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换取工业增长,靠低成本、低价格、低效益拓展市场空间,浙江经济发展的路子已经越走越窄……

2004年年底,在浙江省经济工作会议上,当时的省委主要领导同志明确指出:要破解浙江发展瓶颈,必须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腾笼换鸟”——“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而人之欲无极。浙江只有凤凰涅槃,才能浴火重生。”

下一页
(责编:吴斌、程宏毅)
相关专题
· 热点·视点·观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