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2013十大文化亮点回眸

2013年12月19日11:16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2013十大文化亮点回眸

3、电影市场票房超过200亿元

截至12月8日,2013年全国电影票房已突破200亿元大关,达200.32亿元,同比增长34.63%,观影人次超5.73亿。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到2003年之前,中国电影票房一直在10亿元左右徘徊,最低谷的1999年,总票房仅8.1亿元。党的十六大召开以来,电影业进入了产业化改革的新阶段。一系列促进电影产业化发展的政策法规的颁布,激活了整个电影产业,2010年总票房达到了101亿元。而将这个数字翻倍,仅用了不到3年时间。

总票房能突破200亿元,业内专家分析原因有四点:影院数量和银幕数量增长;制片能力增强、创作水平整体提升;进口片扩大了引进数量以及媒体对电影消费的推波助澜。据统计,2005年,中国仅有银幕2600多块,约为美国的1/15(约40000块)。随后,中国银幕保持缓慢增长,一直到2010年才由于超级巨制《阿凡达》的刺激终于突破5000块,截至2013年11月25日,全国银幕总数已经超过17600块。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前三季度的164.2545亿元票房中,国产片95.5816亿元,占比超过58%;进口片为68.6729亿元,占比接近42%;前者比后者高出大约16个百分点。(本报记者 李春利)

4、推进全民阅读被纳入国家立法计划

今年8月,推进全民阅读被国务院法制办列入2013年立法工作计划。

有数据显示,我国的全民阅读情况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趋势日益加剧。近年来,“两会”代表就全民阅读问题多次提案,尤其是2013年“两会”期间,115位政协委员联名签署《关于制定实施国家全民阅读战略的提案》,建议政府立法保障阅读、设立专门机构推动阅读。“两会”后,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专门成立了全民阅读立法起草工作小组,草拟了《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初稿。在广泛听取各界意见后,总局将争取在今年年底把较为成熟的方案提交国务院法制办。

相关负责人表示,全民阅读工作中需要立法推动解决的主要问题包括:我国国民的平均阅读水平低于世界文化强国水平,需要采取有力的推进保障措施;未成年人阅读状况不容乐观,亟待改善;国民阅读公共资源和设施不足、不均衡;阅读内容良莠不齐,需要积极引导和扶持;全民阅读工作缺乏统一规划、组织保障和经费支持。

全民阅读是一个系统工程,设立国家级的全民阅读条例以规范和保障各类阅读活动非常必要,其法律化意义重大。在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或正在制定促进和保障全民阅读的法律法规或国家计划,政府主导推动全民阅读战略已成世界潮流。(本报记者 吴娜)

5、文化类广播电视节目异军突起

在选秀、歌唱类节目泛滥电视荧屏之际,2013年文化类广电节目首次亮相荧屏并引发收视热潮,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比如,由河南卫视和百度爱奇艺网共同打造的《汉字英雄》、由中央电视台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办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这两档汉字听写类节目,在收视上甚至超越了《中国好声音》《快乐大本营》《中国梦之声》《快乐男声》等老牌综艺节目,在社会上掀起了关于汉字书写、文化传承的热议。由河北卫视推出的《中华好诗词》将明星和文化结合,将娱乐和诗词结合,运用闯关、益智、综艺等多种手段,借用电视手段,让诗词给观众带来美的享受,在社会上营造了全民诵读传统诗词经典的良好氛围。由河南卫视推出的《成语英雄》以演播室成语竞猜,以画面猜成语为核心,其中融入成语故事及选手间的情感故事,从文化、历史等角度全方位解读成语背后的中华传统文化。

文化类广播电视节目的崛起,一方面重构了荧屏生态,净化了电视环境,另一方面则说明广播电视节目完全可以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对广播电视节目创新是很好的启示。(本报记者 韩业庭)

6、梅花奖走过30年

今年5月,第26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揭晓。至此,梅花奖走过了30年历程。

1983年,中国剧协主办的《戏剧报》(《中国戏剧》杂志前身)以“梅花香自苦寒来”为寓意,设立了我国第一个以表彰和奖励优秀戏剧表演人才、繁荣和发展戏剧事业为宗旨的戏剧艺术大奖梅花奖。梅花奖涵盖了戏曲、话剧、儿童剧、歌剧、舞剧等戏剧品种,每年一评,得到了全国戏剧界的热烈响应。自第11届起增设“二度梅”,自第14届起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中国戏剧家协会共同主办,自第17届起增评民间职业剧团的演员,自第19届起增设“梅花大奖”(“三度梅”)。自第23届起,由一年一届改为两年一届。

30年来,梅花奖一共评选了26届,共评出了涵盖59个剧种,33个省、市、自治区(包括港澳台)的戏曲、话剧、歌剧、舞剧等获奖演员634人,其中包含二次荣获梅花奖44人(“二度梅”42人,跨剧种2人),梅花大奖7人,被誉为当代戏剧表演艺术的最高奖。这些获奖者既有来自国家级大剧院的,又有基层县剧团和民间职业剧团的;既有京剧、昆曲、评剧、越剧、豫剧、秦腔等流传地较广的大剧种,又有许多被称作“天下第一团”的稀有剧种。 (本报记者 苏丽萍)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杨丽娜、常雪梅)
相关专题
· 热点·视点·观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