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报早读>>热点·视点·观点

针对北京由传统农业向都市型农业转变,北京农学院找准特色和定位,依托大学科技园——

教育视界·聚焦高等教育改革试点:培养都市型现代农林人才

记者  董洪亮

2013年12月12日08:5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建设科技园为学生实践搭台

为满足教学、科研及人才培养需要,2008年至2011年,学校成立专门领导小组,投资4700多万元,建成占地1000多亩的北京农学院大学科技园。科技园已被认定为“北京市大学科技园”、“北京设施农业主题公园”。

科技园整体设计紧扣学校办学特色和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建成现代种植、现代养殖、农产品加工、生态环境四大产业平台。科技园突出绿色生态、安全生产,循环农业、技术集成、科技先导、高端引领等先进理念,以都市型现代农业为特色、设施农业为主体,集教学、科研、技术孵化、生产、示范、科普、观光为一体。

北农科技园发挥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的高科技示范功能,发挥农业旅游的功能,积极开发设施观光农业、花卉展示、果品采摘等特色项目;科技园将生态和健康理念贯穿于各个环节,积极发展有机种植和健康生态养殖。从源头把关,努力实现污水、废弃物的零排放,集中展示了都市型现代农业的高新技术、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向。

学校植物科学、动物科学、食品加工、园林、经济管理等六大学科24个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科研生产示范,都可以在科技园进行。科技园每年还可以满足30—40项相关课题的科研、孵化、示范研究需求,目前已有19个孵化企业入驻。

如今,每年有约6000人次的学生到科技园上实践课程或参观体验,平均每天有20名同学在科技园上一堂实践课程。园区内的大田作物区、果树种植区、设施种植区、园林树木区、园林花卉区、生态养殖区、农产品加工区、食用菌示范区、再生能源示范区可供学校各个专业开展现场实践教学。教师们都喜欢将课堂从教室搬到科技园,在田间地头、在加工车间里上一场生动的现场教学课。同学们的动手实践能力由此得以大幅提升。

最近两年,北京农学院参加大学生“挑战杯”科技竞赛的作品有50%以上获奖,超过北京市高校的平均水平。

上一页下一页
(责编:吴斌、常雪梅)
相关专题
· 热点·视点·观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