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军人就要有永争第一的豪情”
付立志牺牲以后,团长李道银8次来到他生前的房间。
记者看到,一套洗得发白的作训服,肘部和膝盖处都有多处磨破的洞,可见他平时训练的强度。一只水壶,布罩也磨得丝丝缕缕。
“每进一次他的房间,都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滋味。很可惜,他真的是一个带部队的好苗子。”李道银说。
在担任二连连长之前,付立志在四连当副指导员。2009年5月的一天,李道银不打招呼检查四连。路过训练场时,连队官兵正在练战术。只见一名浑身沾满泥浆的“战士”正在做示范,前进、卧倒、匍匐……动作勇猛似虎,泥浆飞溅如雨。
“干部都干啥去了?”李道银见训练场上没有干部的身影,以为是一名士官在组织训练,怒火中烧,上前质问。
“报告团长,我是副指导员付立志。连长带队巡逻,指导员休假。”只听这名满身泥水、看不出军衔的“战士”大声回答。
李道银仔细打量,一米六几的个头,面容黑瘦,却很精干。“不错,像个带兵人。”李道银心里暗自赞许。
后来,在与连队官兵座谈中,李道银还了解到,付立志虽是政工干部,但军事素质过硬,组训方法灵活,抓军事训练很有一手。“在后来的相处中,他展现出的踏实、扎实的工作作风,也让我很欣赏。”李道银告诉记者。
2011年3月,二连连长调离。李道银向团党委建议,让付立志任二连连长。
付立志到任后,大胆推出了“疯狂圆木”、“滚动轮胎”、“翻豆干”(四人俯卧撑)等10余种训练方法,又把训练与巡逻执勤结合起来,在巡逻中设置“敌情”,全程打、全程练,提升了训练效益,使连队军事训练水平大幅提升。当年底,二连在团队比武考核中名列前茅,成为团“军事训练一级单位”。
其实,付立志军事素质出众,好争第一,早就在同职级干部中声名鹊起。
刚任排长时,有一次连队组织5公里越野比赛,付立志主动提出与一名训练成绩拔尖的老班长一较高下。尽管他使出全身的力气,还是在最后200米的冲刺中输给了这名老班长,还吐了一地。
事后,大家都把这事当笑谈,付立志却在暗中开始“补差”:每天天没亮就穿戴好装具跑5公里,风雨无阻。平时体能训练,别人做100个俯卧撑,他全身绑满砖块做200个。别人做100个下蹲,他扛着25公斤重的圆木做200个。
2个月后,连队组织年终考核,付立志夺得5公里武装越野第一名。
“战场无亚军,军人只有第一,没有第二。”付立志常对全连官兵这样说。中山乡驻有武警边防派出所、边检站官兵和民兵,每次联合执勤巡逻和训练,付立志都要找他们较量一番。
一次,连队和武警边防检查站联合巡逻,离目标尖山渡口还有4公里,付立志硬要和对方比谁先奔袭到目的地。离渡口还有四五百米时,他竟然一个人背了3支枪,吆喝大家向前冲。官兵们血脉贲张,大叫着奋力狂奔,把边防检查站官兵远远甩在后面。
“是军人就要守护好祖国的每一寸土地”
二连驻扎的中山乡毗邻“金三角”,防区内群山连绵,河谷纵横,近40公里的边境线上,散布着大大小小的便道、通道、渡口10多个,犯罪分子历来视这里为走私、贩毒的隐蔽通道。
付立志到二连任职后,特意让人制作了一面印着“中山猛虎连”的红色大旗,号召全连官兵:“从今天起,我们要像山中的老虎一样勇猛无敌,守护好祖国的每一寸土地!”
今年春节刚过,付立志带着巡逻分队对某号界碑实施纵向定点巡逻。分队行进至一个三岔路口时,刚转过弯,就发现5名身背背篓、行色匆匆的可疑男子。付立志立即下令实施围堵。
5名男子突见边防官兵,一哄而散。“收拢口袋,一个不放!”经官兵合力围捕,5名嫌疑人全部被抓捕,现场查出鸦片烟膏8000多克。
2012年12月,邻国突然爆发动乱,大量边民涌入中国境内。上级一声令下,付立志立即带领官兵,打上背包,在某通道附近扎营。
寒冬的天气,雾大潮湿,背包里的衣物两天就发霉。战士们都是轮流执勤,付立志却坚持天天带队巡逻,晚上带队潜伏。那半个月里,他们以“零伤亡、零弹耗、零违纪”的高标准,妥善安置邻国边民3000余人,完成了中山边境地段管边控边任务。
“边防无小事。穿上这身军装就必须忠于职守,寸土必争,决不能把领土守小了,把主权守丢了。”付立志带队巡逻出发之前动员的这段话,早已深深地印在连队官兵的心中。(陶社兰 向辉 严浩)
![]() |
相关专题 |
· 人物事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