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军人就要有死拼到底的血性”
“军人志在疆场,那里是施展才华、赢得荣光的地方。”比武前一天,付立志在日记里这样写道。
那间简陋的宿舍,还是他生前的模样。书柜里,一摞获奖证书格外引人注目,大大小小一共24本,是他入伍12年来参加各类比武取得的荣誉。
在官兵眼中,连长身体似铁,意志如钢,是一个敢打敢拼的硬汉,从来就没有在困难面前低过头。大家都不相信,军事素质那么好,一个5公里武装越野,连长怎么就牺牲了呢?
2010年3月,营里爱军精武比武竞赛即将举行,付立志却在一次过障碍训练中意外从高处摔下,右手手腕受伤,稍稍一动就钻心地痛。医生诊断结果:右手不能再用力,至少休息2个月。
听了医生的话,大家都以为付立志无法参加比赛了。他却不以为然:“这点小伤难得倒我?”当天下午,他右手缠着绷带走进训练场,用左手拿起手榴弹,歪歪斜斜地投了出去。从那以后,他改用左手投弹,每天投教练弹七八十枚,投得手臂酸软得拿不起水杯。
一个月后,比武如期举行,付立志左手持弹上阵。他撤步引开左臂,用力一挥,手榴弹呼啸飞出,落点竟比右手最好成绩还要远10多米,夺得手榴弹投掷第一名。
二连驻地群山绵延,道路弯多坡大,官兵巡逻执勤,走上几公里山路就汗流浃背。每次完成十几公里的巡逻,距营区五六公里时,付立志就卷起袖子,系紧鞋带,带领战士呐喊着沿水泥公路狂奔回营。他对战士们说:“是军人就要有死拼到底的血性。这个时候极度疲劳,最适宜锻炼体能和意志。”
今年6月,团队爱军精武比武,基础项目比武有7项,除5公里武装越野为干部必考内容外,其余项目由连队指定尖子参加,绝大多数干部只参加2至3个课目的比武,付立志却参加了6项。
6月19日,团队比武进行最后一项——5公里武装越野。在此之前,二连综合成绩排名全团第二,付立志个人成绩列全团干部第一。那几天里,他白天参加比武,晚上熄灯后又熬夜研究第二天的比武细则,制定人员分工和体力分配战术,一天的睡眠时间不足5个小时,眼睛里布满血丝。
下午5点,强烈的阳光渐退,天气仍很闷热,5公里武装越野比武正式开始。付立志带领二连官兵一路冲锋在前。离终点还有2公里时,他渐感呼吸急促,每迈出一步都有些力不从心。
“连长,实在难受,就慢点!”排长冯对宏发现付立志脸色惨白,嘴唇乌紫,汗如雨下,赶紧跑上前劝他。
付立志说:“不行,我是连长,绝不能拖后腿。别管我,你快冲!”
又跑了几步,上等兵梁白龙见付立志脚步不稳,体力明显不支,跑过去帮他扛枪,被付立志一把推开:“我能行!你往前冲,别管我!”
离终点还有五六百米时,付立志已是上气不接下气,脸色变得铁青,突然一个踉跄,瘫倒在地。见官兵围了过来,付立志硬撑着身体爬起来,咬着牙继续往前冲。冲了100多米,身子一软,一头栽倒在地,不省人事。
伴随保障的军医紧急施救后,付立志醒了过来,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对排长冯对宏下令:“把人员收拢,清点好武器装具,安全带回。”而后,昏迷过去……谁也没有想到,这次5公里越野,竟成了付立志军旅生涯的最后一次冲锋。
![]() | ![]() |
相关专题 |
· 人物事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