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为健全的社会奠基。“学生”的秘密在于自我发展。培养创造的雄心与健全的心灵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面对未来的创造者们,我们必须记住: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他们十八岁时做什么,而在于他们以后成为什么样的人。一个国家的前途取决于公民的文明素养、远见卓识和品格的高下。
这是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文科实验班高二学生翟心格的心语——
在学校,说出“我爱地理”需要勇气,因为人们总会投来诧异的目光和几声“有什么用”的感叹。为此常愤慨地理地位的不公,于是愈发感到自己的另类,因为我就是个爱地理的人。爱上地理至今已有四年光景,决心作为专业也有三年。其间,不知听过多少次“为什么”“怎么会”“值不值”,也不知被多少大人或明或暗地指出“没出路”“不现实”。这时候,常感觉人生早已成为一纸计划,一切“计划外”的都是“青春期的悸动”和“不谙世事的疯狂”,都是不现实的、都是不可能也不被允许去实现的。谁都清楚升学选专业的重要,可悲的是,这些重要关头拍板决定的并不是当事人。
常常希望,中国的基础教育能够顺应人的个性。父辈定下的计划大同小异,可每个人的天赋秉性却都有不同。常听到同学讨论以后“学外语”“学经济”“学法律”,心中常会问“是学,还是爱?”我相信,当“爱”与“学”可以被同样自然地喊出,当我们有权力根据自己的心愿决定人生的路,我们的社会或许就能更具创新精神和多样色彩。
心语即是话题,让我们的讨论就由此开始。
![]() |
相关专题 |
· 热点·视点·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