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最美县委大院”的故事

2013年12月10日09:12   来源:光明网

原标题:“最美县委大院”的故事

  茶陵:“感觉毛主席在看着我们”

  初冬的阳光温暖而柔软。在乡间的一处院落,几杯清茶,一盘瓜子,一盘花生,记者围坐在一张小方桌边,听85岁的彭立德讲他见毛主席的故事。

  “48年过去了,事情就像发生在昨天一样。我永远不会忘记。”彭立德说,见到毛主席那年,他37岁。

  1965年5月,毛主席重上井冈山。5月21日晚上,毛主席来到茶陵,住在县委大院的常委办公楼里。第二天上午,毛主席在办公楼门口与茶陵县的13位干部合影。时任县委常委、农村政治工作部部长的彭立德被安排在毛主席身后。

  当时,彭立德激动得只顾看毛主席,“等我抬起头,相已经照完了”。

  茶陵县委大院是1956年开始建设的。正中间是一座主楼,东西两侧各有一座翼楼,主楼东北侧100米处是常委办公楼。

  茶陵县委将毛主席住过的房间设为陈列室。房间里,只有一张两端高低不平的木板床,两个布沙发,一张油漆剥落的老式写字台。

  楼下是毛主席住过的地方,楼上是县委常委们的办公室,这样的县委大院,全国绝无仅有。几十年来,这里一直对外开放,人民群众随时可以来参观。

  “在这里办公,总有一种庄严的感觉。感觉毛主席在看着我们,人民群众也在看着我们。”这是茶陵县委干部们的共同感觉。

  一开始,茶陵县对《县委大院》摄制组的到来并不欢迎,他们觉得“没什么值得宣传的”。直到湖南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主任助理肖永根再三耐心说服,他们才愿意配合。

  湖南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记者张一吟是个“85后”女孩。参加工作一年多,她做的都是社会新闻。11月上旬,她跟着肖永根到茶陵拍《县委大院》,心里并没底。

  进了院子,茶陵县委原书记龙秋生把张一吟带到一个角落,告诉她这是他曾住过的地方。

  这个角落原先是一个车库,住在里面的司机嫌条件差,搬了出去。龙秋生叫人把这个60平方米的车库改造了一下,带着一家八口搬进去,一住就是11年。

  1979年龙秋生担任县委书记后,县委办公室觉得“一把手”住在车库里不光彩,就拨了7000块钱要给他建新房,被他制止了。他说,住得旧一点没什么不光彩,脱离了群众才不光彩!

  1982年,茶陵县委计划在县委院里起一栋宿舍楼,解决干部住房问题。当年恰逢茶陵遭遇百年一遇的洪水,全县倒了2万多间民房。

  县委当即决定停建宿舍楼,将40万元建房款拿去赈灾。受灾群众盖一间房补贴1000元,另外每人每年还提供600斤粮食。到1983年初,倒塌的民房全都建起来了。

  拍完片子,张一吟收拾东西准备返程。一回头,她看见了茶陵县委院子里的毛主席照片。上面印着毛主席说的话:“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要丢了,井冈山的革命传统不要丢了。”

  张一吟一下子掉了眼泪。“这趟采访,最大的收获,是精神上的。”她说。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吴斌、常雪梅)
相关专题
· 热点·视点·观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