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工程科技人才开发的问题与出路

——基于职业化与国际化视角的调查与思考

调查人:孙 锐 蔡学军 孙彦玲

2013年12月10日09:09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工程科技人才开发的问题与出路

  我国工程科技人才开发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选择比率图

  工程科技人才职业化、国际化制度改革关键问题调查表

  近现代的历史经验表明,工程科技人才队伍在世界各国的工业化过程中发挥着核心作用,影响着工业化的进程和竞争力。调查显示,当前我国工程科技人才的总体水平,与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相比、与发达国家同类人才的素质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要缩短与发达国家工程科技人才水平间的差距,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以及全面提升国家竞争力,必须加快培养和造就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加快建立职业化和国际化的工程科技人才开发体系。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放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部署的突出位置,这无疑需要培养大批高水平的工程科技人才。近10年来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公布的《世界竞争力年鉴》表明,在60个国家和地区中,我国“科技研发人员国际竞争力”徘徊于中游,“合格工程师”列于后位,甚至有些年份靠近末位。要缩短与发达国家工程科技人才水平间的差距,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以及全面提升国家竞争力,必须加快培养和造就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加快建立职业化和国际化的工程科技人才开发体系。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国际比较、问卷调查、小组访谈等方法,分析和总结我国工程科技人才开发的状况、问题,并借鉴国际经验提出相关改革建议。研究中发放了两次问卷,前者针对问题不足,后者针对改革建议,分别回收2800余份和330余份;此外与工程科技人员、人力资源管理者、企业领导开展访谈、座谈十余次。

  问题与差距

  目前,理论界对职业化和国际化问题的研究有多种视角,成为理论和实践探索的一个“资源富集区”,尚待深入挖掘。但从政策创新的角度看,通过导入“职业化”和“国际化”的概念,认识和把握工程科技人才的职业发展规律、特点,深入分析当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建立具有国际可比性的人才培养、评价和使用制度模式,是一个有益视角。本课题针对当前我国工程科技人才开发中的突出问题——“大学教育不完善”“职业发展通道不科学”“成长激励不足”“继续教育不完善”“人才评价有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对照现实状况,受访的工程师群体从以上五个问题中选择突出的三项,相关题项的选择比率如图所示。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吴斌、常雪梅)
相关专题
· 热点·视点·观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