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我国首获国际科普最高奖 李象益获联合国“卡林加奖” 

2013年11月25日09:49   来源:北京日报

原标题:科普专家李象益获联合国“卡林加奖”

两万美元奖金拟捐设科普奖项

搞科普前,李象益的研究专业是飞机发动机。1961年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留校23年,他的飞机发动机改型实验研究成果1981年得以赴美发表学术研究论文。

1983年9月,科研教学双优的李象益被调入茅以升领衔的团队,参与中国科技馆的筹建。

从改型发动机到场馆基建,有点儿从天上掉到地上的感觉,但李象益从不失落:“科研的专业性很强,科普是面向全社会,我越干越体会到其中的社会价值。”

获奖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向李象益颁发一个获奖证书、一个爱因斯坦奖章,以及两万美元奖金。“我决定把这个钱捐出去,设立一个科普奖项。因为这个奖不是我个人的成绩,是国际社会对中国科普发展的认可。”李象益说。

新闻背景

据最新的公民科学素养普查显示,北京市公民科学素养达标率2010年首次突破10.0%,远高于全国3.27%的平均水平。

据2012年统计显示,2011年北京市科普经费筹集额为23.46亿元,继续位居全国之首;专兼职科普工作者达3.6万人;500平方米以上的自然、科技类博物馆和科技馆79个,其场馆建筑面积共75.72万平方米,参观人数一年达733.52万人次。

2012年全市举办科普讲座8.9万场,听众1000.1万人次;科普图书出版2652种,年出版总册数逾1288万册。(记者 童曙泉)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杨丽娜、程宏毅)
相关专题
· 地方要闻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