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寿南:“弄潮儿”铸造民族品牌梦
见到苏寿南时,他正在鲁班路的办公室内奋笔疾书。退休后的他,似乎还像以前那样总是“停不下来”,每天跑到办公室 “上班”。“上班”是他的 “自觉行动”。有企业需要咨询纺织工艺、公司并购等问题,老苏总是热情百倍。他说,“对纺织的那份情感难以割舍!”离开“三枪”已近8年,但谈及“三枪”,老苏难掩激动,“我一生就干了这么一件事”。从13岁闯荡上海进入针织九厂当学徒工,到2005年从三枪集团总经理任上退休。整整53年,苏寿南将全部精力献给纺织事业,将所有情感倾注在“三枪”品牌上。
针织九厂在1994年改制为上海三枪集团有限公司,“三枪”的“内衣帝国”之路越走越稳。然而,此时的三枪集团既是创税大户,也是排污大户。“留在市区是等死”,他提出在浦东康桥投资3亿元建设“三枪工业城”。“当时一些朋友劝我,已经60多岁了,项目搞好了留给别人,搞不好成千古恨”,苏寿南笑言:“三枪是我毕生奋斗的事业,不能把问题留给继任者。”当时,年过60的苏寿南拉资金、跑政策,仅仅两年,三枪工业城投产。
他说,“时代造就了一个苏寿南,我必当殚精竭虑,用全部心血为时代奉献!”
单传伦:说不尽的葡萄梦
“马陆葡萄”这一块金字招牌,如今每年至少带动周边农民增收上亿元。作为农民带头人,69岁的 “马陆葡萄之父”单传伦总是想得更远更深,“现在,我在思考‘有限发展’与‘环境友好’的问题,搞农业生产也要留有余地,千万不能透支生态资源与人力资源……”。
致富路,单传伦总希望能领着农民往前走,要走出一条更健康可持续的都市农业之路来。“让天更蓝、水更清、葡萄更美,这是我们的中国梦!”单传伦说,发展农业,还是先要从保护环境开始,要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多资源和空间。如今这里种葡萄,特别注重对土壤的保护,积极引导农民施用有机肥;葡萄生产中的各种废弃物,也被充分利用起来。
“都市人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农产品的品质要求已上升到了一种精神层面的需求;因此,要想让农民获得持续的增收,就要领着他们不断拓展农业的新功能,既要生产出安全、优质的产品,还要注入文化的内涵……”老单关于葡萄的梦想还有许多。
卢永锦:早生华发,无悔舰船梦
卢永锦,50岁。1988年5月于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现哈尔滨工程大学)研究生毕业。现任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四研究所副所长,主要从事国防重点项目的研制工作。
近年来,卢永锦先后发表20多篇论文,出版著作1册和译著2册。他还先后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项,2004年获全国 “五一”劳动奖章,2005年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2006年入选中国新世纪百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50岁的卢永锦和同龄人相比略显老,花白的头发、深深的眼袋和隐约可见的黑眼圈,许多人见他第一面,以为是退休返聘的老专家。更“郁闷”的是,他从事的研究关乎国家安全,大多数情况下,就连自己为啥“白了头”,都无法让旁人知晓。
去年,由卢永锦带领团队研制的舰船特种装置,第一次通过电视转播向全国人民亮相,以蔚蓝海洋为背景,他和同行们在舰船上接受了首长检阅。那一刻,卢永锦在想,约30年前站在世界冠军领奖台上的中国女排姑娘们,或许心情和此刻的他很相似,那就是——为祖国感到骄傲和自豪。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