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专题报道>>聚焦全面深化改革

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2013年11月18日15:53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原标题: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从“基础”到“决定”的重大创新

引人注目的是,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而过去的表述是基础性作用。从表述的重要细节的变化,到多达22次的高频率出现,“市场”一词,在公报发布的第一时间就引发热议。

从“基础”到“决定”,两个字的改变,意义十分重大,是此次全会最大亮点和重大理论创新,杨伟民认为,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涵“质”的提升,是思想解放的重大突破,也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引领其他领域改革的基本方针。在多位受访研究者看来,市场“决定性”的提出,将助推中国经济从旧有的要素投入模式转向效率驱动模式,为经济增长找到新的动力。

接受本刊记者采访中,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常修泽说,全会传递的信息显示,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有三个主体,企业是自主经营,消费者是自由选择,商品和要素是自由流通,这背后反映的是如何调节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如何在经济活动中体现人的主体地位,如何清除市场壁垒,其中最关键的便是如何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这是改革成败的关键环节。

“全会传递给我们的信息是,既要沿着市场化改革的路径前行,毫不动摇;更重要的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把配置资源的权力交给市场”,韩保江说,将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赋予市场,这也意味着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主线和路线图。

杨伟民也指出,提出市场起决定性作用,就是改革的突破口和路线图,基本经济制度、市场体系、政府职能和宏观调控、财税金融、土地制度、生态文明等方面的改革,都要以此为标尺,需要“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也有了原则和检验尺度。

观察全会传递的信息,聂高民强调,由市场“决定性”作用引发和“牵动”的一系列改革,将激活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并使之竞相迸发。例如,刘春分析说,全会中提出要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这意味着政府这只有形的手要往回缩,腾出更多空间由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源。

“应该看到,对‘活力’的激发,全会既提出要‘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也强调‘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周天勇向本刊记者分析说,而提出建设统一的市场体系,则是为了激活要素的自由流动,其中最值得关注的就是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按照全会给出的时间表,常修泽认为,未来7年的发展改革将双线并行,一条是生产力发展线,即到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另一条是制度变革线,即到2020年重要领域、关键环节该攻的堡垒都要攻下来,“在这攻坚克难的7年间,已到了必须主要依靠改革红利释放活力、实现发展的阶段。”

(责编:程宏毅、常雪梅)


相关专题
· 聚焦全面深化改革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热帖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