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综合报道

新闻发布制度走过十年,面对新形势——

新闻发言人 争夺话语权

 朱卫禄  赵  兵  王夕旻

2013年11月11日08:26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新闻背景】

发言人制度

十年再出发

“在我们新闻发言人身上,体现着国家的巧实力。”这是北京市政府新闻发言人王惠的概括。王惠因为2003年抗击非典期间的新闻发布而走进公众视野——北京连续举行9场发布会,让世界了解中国的疫情,看到中国的努力与真诚。也是这一年,中国政府的新闻发布制度建设站上一个新的起点。

十年来,新闻发布制度不断探索开拓,取得长足的进展。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新闻发言人及时面对公众,解读政策,回应热点,疏导情绪,引导舆论,成为推动政务公开和政府工作透明的见证。他们,可谓“中国声音最直接的发言者”。

同时也应看到,新闻发布工作的发展还很不平衡,很多地方不尽如人意。发生突发事件后确实还有一些部门和地方的领导、新闻发言人不愿说、不敢说、不会说,权威信息缺失,或出现“雷人雷语”,引起社会质疑。

新形势对政府新闻发布提出了新挑战。从国际上看,随着中国快速发展,国际社会对中国关注度越来越高,对中国的信息需求越来越强,同时挑剔的声音也越来越多。从国内看,随着中国社会转型、经济转轨加速,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各种社会矛盾交织叠加,社会思想多元、诉求多样。这样,对权威信息的发布、对政府新闻发布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新闻发言人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

十年再出发。11月9日,“中国新闻发布实践与创新论坛”在北京大学召开,中央部委、企业新闻发言人,学界和业界的专家学者与会,回顾过去十年新闻发布制度的发展历程,并就新形势下新闻发布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进行探讨。

30年前,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初创;10年前,新闻发布制度真正得到重视并快速发展;现在,政府新闻发布直面的是“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新媒体时代、众声喧哗的舆论大广场。时代的变迁,会给新闻发言人带来怎样的挑战和机遇?

单向还是互动

政府发布信息仍是通报式宣传,公众需要参与对话

老路已经走不通了——政府信息发布仍然依赖主流媒体的现实,与越来越多年轻网民的诞生,形成了一个剪刀差,“导致有时候政府发布的新闻没有及时被想要告知的人接收到。”这是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程曼丽的判断。

开通官方网站、设立新闻发言人,这样的基本动作在与会专家看来,显然是不够的。不够的是主动性——政府部门官方网站还是以宣传式的信息发布为主,对网民来说是一种被动的信息接收。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史安斌认为,公众需要的是参与对话,在政府发布信息后给出自己的想法和疑问。“还是一种宣传通报。”对于通过新闻媒体、专业记者去传播信息的政府部门新闻发言人制度,史安斌有些无奈。

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公众自己迫不及待地开始传播新闻、自己设定议程了。一些与会专家观察到,社会上的一些新闻事件特别是突发事件,第一个向社会公布的往往不是新闻媒体或是政府机构,而是事件的亲历者和相关公众。他们通过微博、微信、论坛、贴吧等途径,可以不受时空限制迅速把新闻事件发布出去。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终端的普及,使得这种第一手发布变得更为便捷和高效。

然而,人人都能拿到“麦克风”的便利固然让信息得以迅速传播,但没有经过全面调查、统筹考虑的信息在很多时候是失真的。特别是一些只言片语式的猜测在网络上的传播速度极为惊人,且往往被误认为可靠的信源。2012年7月23日,一艘载有塑料原料聚丙烯的货轮遭遇台风,导致部分聚丙烯落海并被海潮冲到香港海域及沙滩。聚丙烯虽然是一种无毒物质,却在香港的网络上被妖魔化为破坏环境的洪水猛兽,一度引发港民的恐慌。

网络传播的放大效应,对于政府来说,也是一个颇为棘手的难题。史安斌说:“现在已经进入了一个‘挨骂时代’,政府的负面新闻极易在网络上被扩大影响。”

下一页
(责编:王金雪、常雪梅)
相关专题
· 热点·视点·观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