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束格桑花的昭示:世代都把他人的幸福当成自己的幸福
罗布长寿是呷巴乡唯一烈士,魂归故里的那一天,弯弯的山道上出现了一条长长的“花路”,那是父老乡亲用五彩缤纷的格桑花为英雄儿女精心铺筑的。
罗布长寿牺牲后,乡亲们没有忘记他的家人,尽力照顾丹真翁姆和罗布扎西的生活。深受感动的丹真翁姆,常常带着儿子帮乡亲干些力所能及的农活。
在这种爱的循环中长大的罗布扎西复员后,俨然就像村里的“大管家”,谁家婚丧嫁娶、大事小情,全都主动前去张罗,村里去世的120多个人都是由他净的身。每当政府送来抚恤的米、面、油等物品,他总是把最好的送给鳏寡孤独老人。2005年,他在帮乡亲上山采石时,爆破的雷管不幸炸掉了他的右手。伤势渐好后,东家盖房屋,西家收庄稼,还是少不了他那少了一只手的身影。
家人的爱民为民情怀,就像种子一样播撒在降巴克珠的心田。16岁辍学回家的降巴克珠,成了家中主要劳动力,全家人靠他打零工每天挣的一百多元钱来生活。在邻村小学校长民玛的请求下,降巴克珠干起每天只有十元薪水的代课老师。
盼来了正式老师,降巴克珠带着一腔真情走进军营。两年之后,已经当了班长的降巴克珠迎来军中第一拨“学生”——新兵。寒冷的冬夜,为新兵盖好掉落的棉被;有人生病了,他陪着一趟趟去看医生,帮着端饭送水洗衣服;有人想家了,他陪着唠嗑,逗他们开心;每逢新战士过生日,他就张罗着来个球赛或小型烛光晚会……点点滴滴的温暖,让他带的兵都爱上了军营,不断取得新进步。近年来,他把38名战士培养成骨干,其中 7人被集团军评为“特战尖兵”,15人被旅树为“军事训练标兵”,13人考学提干或担任班长。
2010年3月,降巴克珠从电视上看到一则“小文俊救妈妈”的新闻,他被深深打动了,带头捐了1000元,并发起“帮文俊、救妈妈、献爱心”倡议,在军营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军地共捐献5万余元,给小文俊一家带去了生活下去的希望。在甘孜州倡导慈善友爱、互帮互助的“心愿快车”活动上,认领了泸定县姜峰小朋友的心愿,竭尽所能帮助特殊困难青少年。站在姹紫嫣红的格桑花前发言的他,被映衬得更加纯朴。
又是一年格桑花盛开的季节,色彩艳丽的格桑花生长于高原,由藏语“格桑梅朵”翻译而来,是幸福的意思,藏族群众把它视为幸福与爱情的象征。在乡亲们心中,降巴克珠一家三代就是格桑花的化身。他们用生命和汗水谱写的爱的乐章,将被高山流水昼夜弹唱,汇聚成不可磨灭的中国力量和中国精神。(李祥辉 田志国 本报记者 徐旭)
短评
民族的脊梁 大爱的典范
60余载赤诚奉献,三代四人忠勇报国。降巴克珠一家三代参军报国,1人剿匪战场牺牲,7次荣立军功,人人好善乐施,自觉把民族传统美德融入社会进步潮流,堪称新时期传递大爱的典范,赢得了包括广大藏族同胞在内的各族儿女的称颂。
死为党献身,生为国效力。从林海雪原到康巴高原,无以数计的人们追寻降巴克珠家族“三代从军、满门忠勇”的足迹,脚印里写满敬意,心窝里充满感激。表达了人们发自内心的崇敬之情,闪耀着的人性之美,彰显着人心向善的巨大力量。
向降巴克珠一家三代学习,就要进一步弘扬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忠诚于党、报效祖国,坚持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之中。在付出和奉献中,不断积蓄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推动全社会的发展进步,坚定地走向繁荣富强的未来。
也许,不是每个家庭都能有降巴克珠一家三代这样的经历,也不是每个家庭都能取得这样不凡的成就。然而,只要有一颗相同的敬党情、报国心、爱民意,只要奉献一片赤子情怀,同样可敬可爱可赞,同样是国家和民族的真正脊梁!而这,正是我们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力量所在!
相关专题 |
· 降巴克珠:藏族士兵精武立军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