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江洪
近日媒体报道,曾经红极一时的“大师”胡万林刑满出狱后,重操旧业,再次卷入一起“非法行医”命案,22岁大学生云旭阳饮用了由胡万林开出的芒硝类“药物”后死亡。
著名理论物理学家何祚庥院士在谈及胡万林再涉命案时说,这是一种社会不良现象,总有些人相信伪科学,相信所谓“大师”,这说明让封建文化消失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特别是经个别名人、官员和媒体的吹捧,新的“大师”又出现了,比如王林。所以,不要以为昔日那些“大师”销声匿迹了,就认为伪科学不会再有了,现在伪科学的确有回潮迹象。
多年来,这位科学家始终冲在反对伪科学的第一线,他希望人们面对回潮的伪科学,擦亮眼睛,坚决反对,崇尚科学。10月24日,他在中国科学院大学怀柔新校区做了题为 《王林现象告诉我们什么》的演讲,讲述了昔日中国科学界与伪科学斗争的故事,也透漏出几位昔日“大师”的糗事。
“水变油”造成损失上亿
上世纪80年代,气功热渐渐兴起,一些人也宣称具备特异功能,出现了张香玉、严新、张宝胜、庞鹤鸣、田瑞生、张洪堡等“大师”,他们到处表演,引起轰动。据有关方面统计,短短几年,全国各种气功迷6000余万人,气功报刊二三十家,各种气功学术著作、气功医疗院、气功表演会处处开花。到1994年,中央下达了《关于加强科学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破除伪科学,气功热才渐渐淡去。
第一个揭露的就是 “水变油”。1984年3月,哈尔滨公交司机王洪成宣布发明“水变油”,在四分之三的水中加进四分之一的汽油,再加入少量由王洪成配置的 “洪成基液”(也称 “水基燃料膨化剂”),就可以变成“水基燃料”,一点即燃,热值高于普通汽油和柴油,无污染,成本极低。这项“发明”经过王洪成的现场表演,受到一些大学教师“眼见为实”式的肯定,被全国几十家新闻媒体炒热。
水变油意味着氧原子变成碳原子,这在科研上是不可能做到的事。但是在那个时期里就有许多人相信,认为这是个大发明。1993年1月28日,某张全国性大报以半版篇幅宣传“水变油”,标题说它是“中国第五大发明”。一时间,全国约有数百家企业拿出上亿元资金与王洪成搞共同开发,一些企业则从王洪成所办公司买了大量的膨化剂。1993年4月,原物资部能源司干部严谷梁首先在报上发表文章 《应该用事实澄清 “水变油”真相了》提出质疑,接着一些报刊开始指出“水变油”是骗局。在1995年全国政协会议上,何祚庥、郭正谊等多位科技界委员联名提交提案,呼吁调查 “水变油”的投资及对经济建设的破坏后果。之后,王洪成被收容审查和判刑,这幕闹剧才结束,但造成了数以亿计的经济损失。何祚庥说:“遗憾的是,直到今天,仍然有人为水变油辩护,说它不是伪科学。”
揭露“水变油”的过程也有些复杂。据何祚庥介绍,当时中央号召揭露伪科学,全国政协正在开会,一些政协委员就商量好一起署名递交一个质疑 “水变油”的提案,由何祚庥起草。何祚庥加了一晚上的班,第二天请大家审看签名时,部分人却打起退堂鼓。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得知文章写好后,就请何祚庥打电话给中国科学报和科技日报,要求刊登文章,何祚庥为此专门誊写一遍交到编辑部。十多天后宋健又见到何祚庥,就问文章怎么还没有登出来?后来宋健直接做了批示,很快就在两张报纸登出来了。
第一“超人”当堂出丑
在昔日那些牛气冲天的气功 “大师”中,张宝胜被誉为第一 “超人”。1988年初,张宝胜在北京科学会堂连续做了三次特异功能表演,有抖药片、猜字等。当时何祚庥院士等科技界人士到场,看了都很吃惊,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也看得目瞪口呆。大家一时没有看出什么问题,只是觉得从物理学上讲不通,所以持怀疑态度。当年5月,经过国家某研究机构出面,人体科学研究小组汇报了张宝胜的特异功能,一时在科学界引起争论。最后双方达成协议,邀请何祚庥等科学家参与一次实验,对张宝胜的意念使物体穿壁等特异功能进行测试。
何祚庥等科学家提出测试样品由他们提供、且不准带出场地的要求,组织者本着科学精神同意了。何祚庥就请中科院化学所的师傅吹制了5个玻璃瓶,这样做一是难以仿制,外面买不到;二是透明,里面的变化看得一清二楚。他还让师傅把瓶口密封,如果瓶口被切割,则绝对不能复原,杜绝了作假可能。玻璃瓶里边各放了5片药,也为了让大家看得更清。
何祚庥说,当时他们几位持怀疑态度的科学家是做好两手准备的,如果张宝胜抖不出药丸,那说明他的特异功能是假的。如果他抖出了,那得认可这种功能的存在,还得建议组织人员深入研究。但事实是,“张宝胜一看见样品就傻了,表示不想做了。在场的一位领导给张宝胜做工作,他还是推辞。”
实验总不能僵下去,见此情况,几位科学家建议先做透视识字。大家推选何祚庥写字,他就在纸上写了一串物理常数,放在信封里,在信封口上签名后用透明胶纸封上。张宝胜把信封接过去卷在一只铅笔上,交给在场的一位部门领导,让他用手握住,说自己“要到外边培养情绪”。在场的几十个人没有看出什么毛病。当天组织者还请来4位魔术师,其中一位叫提日利的魔术师提醒那位部门领导,看手里还是不是何院士刚签名的那个信封。打开一看,发现掉包了。张宝胜违反了实验样品不能带出的规定,属于作弊,被当场捉住。
何祚庥说,按科学工作者的准则,科学试验允许失败,但是不允许作弊。学生如果发现作弊就被取消考试资格,就不能毕业。但是,一些相信特异功能的人宣传“作弊合理论”,说什么做100次试验,有99次作弊,但有一次成功就不得了。“这还算什么科学研究?干脆叫魔术表演罢了!”
张宝胜的骗局被当场揭穿后,不少科学家建议如实报道这次测试情况,但因种种原因,没有送交媒体刊出。当年9月,一本《“奇人”张宝胜》的书出版了,发行几十万册,大肆宣传张宝胜是中国第一“超人”,还说他是某中央领导的保健医生等,欺世盗名。直到8年后的1995年,响应中央揭露伪科学的号召,何祚庥等人反复商量,决定披露此事。他们逐字逐句推敲,写出《“奇人”张宝胜败走麦城实录》一文。这迟到的报道发表后,立即造成很大的社会影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