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孔·故事
高级工程师姚青生——
一生只爱核潜艇
上大学时,姚青生连续3年被评为优秀学生。大学毕业时,他是全系唯一可以选择分配单位的学生。北京、上海的国家重点科研所,留校任教当老师,政府机关,国有企业……然而,他却坚定地投笔从戎选择了核潜艇部队。
有时候,人生就像做选择题,可姚青生的答题卡永远只有一个选项:核潜艇。1987年8月,正在天津大学读硕士研究生的姚青生被录取为该校博士。恰在此时,“速回部队执行任务”的电报发到他手中。
面对选择,姚青生丝毫没有权衡利弊,当天就打起背包归队,和两名战友远赴东北执行特殊任务。
主机军士长刘忠文——
“姑嫂拜堂”传佳话
论岁数,艇长管他叫“兵哥”;论资历,他是潜艇上的“元老”;论业务,一次荣立一等功、两次荣立三等功,那都是用实绩赢得的。可大家谈到他时,总少不了那段“姑嫂拜堂”的佳话。
在核潜艇部队当兵,随时都有重要任务需要执行。为此,刘忠文先后3次推迟婚期。那年,好不容易定下婚期他请假回家,可婚礼举行的当天,部队一封紧急电报通知他归队执行重大任务。
亲朋满座,新娘子即将进家门,怎么办?万般无奈,父母只得按当地风俗,让尚未出嫁的女儿套上男儿装替哥哥拜堂,举办了一场没有新郎的婚礼。
烈士孟昭旭——
道是无情却有情
“我的岗位在艇上。”革命烈士孟昭旭生前经常将这句话挂在嘴边。
当年妻子生孩子,他照样没离开岗位。凌晨,刚刚生产完的妻子忍着疼痛打电话找孟昭旭,可值更的战士们咋也找不到人。原来,孟昭旭在艇上忙到凌晨两点多,随便找个舱室睡着了。
直到第二天,当孟昭旭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艇队时,才得知妻子生产的消息。仅仅陪了妻子3天,他就匆匆赶回了单位,随艇潜入大洋深处。(于 航、于海涛供稿)
亲情连线
烈士孟昭旭之子孟龙:
爸爸,我已遵照你的遗愿,成为一名光荣的核潜艇兵。大洋深处有你深情的目光看着我,我一定会努力干得出色。
上士张小辉之妻罗碧华:
爱上你,让我懂得:嫁给军人,必须坚强!虽然不能长相厮守,我也不会感到寂寞、失落。因为,你正在大洋下守护我。
一级军士长辛忠民之子辛鹏:
小时候,我常常埋怨你不能陪我。现在我才知道,你干的是默默无闻的大事业。长大后,我也要像你一样成为一名核潜艇兵!
中士于海涛之父于春科:
儿啊,你为国家扛大活,我们都为你感到骄傲和自豪。家里的事你就不要操心,好好干,给乡亲们长脸。(于 航整理)
![]() |
相关专题 |
· 人物事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