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琛 谷立辉 黄德山 黄云伍
韶关芙蓉新区起步区项目布局图及部分已初步建成的商住小区、公共设施等。
从广州南站乘坐京广高铁,1小时不到就能到达位于韶关市芙蓉新区核心位置的韶关站。步出站厅,一股清新空气迎面扑来。望向右方不远处,当地农民的安置房工程——赤水新村即将如期完工,采用岭南特色建筑风格的屋顶在阳光照耀下显得格外醒目;在火车站正门的斜前方,工人们在新建的住宅小区内紧张施工,一幢幢高楼正在新区拔地而起;展开芙蓉新区的规划图,能预见到在不远的未来,这里将成为一片商业兴旺、百姓安居的宝地。
去年,省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加快韶关芙蓉新城等重大平台建设,促进广东区域协调发展。今年,随着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决定》,把加快粤东西北发展上升为全省战略,韶关城区的扩容提质更是刻不容缓。开发建设芙蓉新区,是韶关市委、市政府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时提出的“三个定位,两个率先”要求,以及省委书记胡春华提出加强发展紧迫感、加快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的重要体现。
10月24日,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广东韶关芙蓉新区发展总体规划(2013—2030年)》,要求芙蓉新区的规划建设要积极探索后发地区转型升级发展新模式,充分发挥南岭生态优势,走人本发展、绿色发展、工贸引领、文化提升、产城融合的新型城镇化道路,高度重视做好水资源保护和北部连绵山体生态保护工作,依托山体、林带、水、田园形成生态间隔,彰显现代山水城市特色,注重文化传承,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安全、更舒适、更优美的人居环境,把芙蓉新区建设成为国家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示范区、粤北地区中心城市核心区、粤湘赣现代商贸物流中心。
日前,韶关市委书记郑振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要抓好城市扩容提质,当前要重点加快芙蓉新区建设,大力推进老城区改造升级,加快马坝片区同城化改造,加快建成粤北地区中心城市和粤北生态城市群,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增强辐射影响力。
今日,韶关芙蓉新区管委会正式挂牌。韶关正以芙蓉新区为龙头,以主城区和县城为重点,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加快推进旅游服务、现代物流、交通枢纽、劳动就业技能教育培训、医疗服务五大中心建设,不断提高韶关市域集聚辐射带动能力,并逐步建设成为粤北地区中心城市。
1 从“小岛时代”走向“芙蓉时代”
缓缓展开韶关市区地图,映入眼帘的是一副“Y”字形图案:市区西面的武江和东侧的浈江在城市中心汇流成北江,继续往南方流去,构成了韶关市区“三江六岸”的独特风景。而韶关的中心城区,就位于这个“Y”字形上方的半岛部分,韶关人亲切地称它为“小岛”。
据了解,1949年建国后,韶关市人口渐渐往“小岛”地区聚集。如今,这块仅2.2平方公里的区域集中了该市主要的行政机关、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娱乐场所,其承载能力已不堪重负。诸如拥堵之类的“大城市病”,已慢慢在这个山区城市显现。
为缓解旧城区承载压力,韶关市委、市政府将城区扩容提质提上了重要的议事议程,而承载这一重要使命的即是芙蓉新区。在振兴粤东西北的大背景下,芙蓉新区的建设,有利于韶关拉大城市发展框架,强化产城融合,加快城镇一体化发展,实现城市发展从“小岛时代”向“芙蓉时代”转移。
芙蓉新区位于韶关老城区南部和西北部,涉及市辖三区11个镇和乳源瑶族自治县的桂头镇,按照产城融合、转型发展的要求,新区规划总面积约490平方公里,包括芙蓉新城、莞韶产业园、韶钢以及特钢产业园等区域,其中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约110平方公里,约占新区总面积的22%。其战略定位为:国家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粤北地区中心城市核心区、粤湘赣现代商贸物流中心。
科学发展,规划先行。据了解,芙蓉新区开发以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率管理为原则,形成“一带(依托“三江六岸”的滨江城市发展带)、两翼(背靠生态屏障的东、西两翼产业发展区)、三心(新城中心、老城中心、曲江副中心)”组团式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重点工程建设是新区开发建设的重要抓手,是全力加快粤北地区中心城市建设进程,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城市扩容提质,建设幸福韶关的节点。韶关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芙蓉新城开发建设工作计划》,近30个项目涉及芙蓉新城的城市公共基础设施、服务功能配套和招商引资项目等。这些带动性强的项目建设后预计可带动投资100亿元,年利税达10亿元。目前,已成功引进碧桂园·太阳城、韶关恒大城、信德·尚筑置业、粤北亚太财富中心、保利地产等知名地产项目,完成宝马(粤北)4S旗舰店土地出让,积极推进韶关火车站前片区、金融街、三甲医院、华师合作项目等落地。
2 三大社区承载18万人口
结合芙蓉新区的发展布局、基础设施条件和项目引进情况,韶关将芙蓉新城和东莞(韶关)产业转移工业园甘棠片区作为芙蓉新区的起步区,面积约14平方公里。其中,芙蓉新城面积约为9平方公里,包括芙蓉新城中央商务区以及中部和北部居住片区,约占整个起步区总面积的三分之二。
在芙蓉新城起步区,中央商务区重点依托京广高铁站和优美的滨江环境,加快发展商业、文化以及生活居住等综合服务功能,为起步区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中部和北部居住片区,则通过芙蓉隧道便捷联系韶关老城区,依托实验中学、三甲医院等优质公共服务资源的吸引力,形成衔接老城、疏解老城的新城片区。另一方面,东莞(韶关)产业转移工业园甘棠片区位于芙蓉新城起步区西南面、京港澳高速以南的区域,面积约5平方公里。依托已有建设基础和临近芙蓉新城的有利条件,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形成新的工业发展平台,吸引企业入驻。
“目前,芙蓉新区建设才刚刚进步,但芙蓉新城作为新区建设的起步区,现在发展已经进入了快速建设期。”韶关市新鸿达城市投资经营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说。该公司负责芙蓉新城的征地及相关配套建设。
正是看准了扩容提质的重要机遇,国内地产龙头企业纷纷把目光瞄准韶关,毗邻高铁站而建的恒大城和碧桂园的太阳城等项目正在迅速推进。不久的将来,芙蓉新城将形成三大居住社区——保利、恒大、碧桂园。这三家房地产公司的楼盘承载了芙蓉新城的主要人口,此外还有一些规模较小的商业楼盘。据了解,按照三大房地产公司规划的60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总户数将达到6万户。如果未来5到10年内这些房屋全部住满,按照一户三口人来计算,仅这三大社区所容纳的人口就有18万之多。再加上其他楼盘和回迁的农民,芙蓉新城总人口将达到20万以上。
如此大规模的人口集聚,必然会对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形成考验。按照统筹规划、适度超前的要求,韶关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加快新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效绿色的综合运输体系、低碳清洁的能源体系、智慧高效的信息基础设施体系,完善安全优质的市政公用设施建设,构建健全可靠的综合防灾体系。
![]() |
相关专题 |
· 地方要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