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粤85.7%地市居民感觉“比较幸福”

2012年建设幸福广东报告发布,惠州、阳江分列珠三角、粤东西北客观评分榜首位

黄应来

2013年10月24日09:50   来源:南方日报

原标题:粤85.7%地市居民感觉“比较幸福”

释疑

幸福指数为何会倒退?

在《客观报告》中,珠三角部分指标出现下降趋势。

对此,省统计局副局长朱遂文表示,从近若干年的监测结果看,要保持建设幸福广东工作水平稳中有进,需要各级党委政府持续努力,不断加大投入,提高各方面管理水平,否则有的指标还会出现反复。2012年,珠三角和粤东西北地区综合指数均有所上升,但珠三角地区的发展指数略有下降,部分指标增速放缓。珠三角发展指数略降0.04个百分点,其中教育和文化、医疗卫生和健康、社会保障、公用设施和人居环境指标发展速度放缓。

从一级指标发展指数来看,珠三角地区公用设施、教育和文化、社会保障下降幅度较大,分别下降19.7个、6.3个、3.6个百分点,其中教育和文化、医疗卫生和健康连续两年下降。

据朱遂文分析,珠三角地区部分一级指标发展指数下降的原因,一是部分市上年投资大型公用设施建设,如深圳大运会体育场馆等项目竣工后,其投资规模基数大,而新启动的民生工程实施具有滞后效应,导致总发展指数下降;二是流动人口增多,特别是珠三角地区,外来务工人员多,社会管理滞后,流动人员服务管理压力加大,民生福利水平改善不明显;三是受国内外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影响,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增加,世界经济复苏放缓,社会服务、社会保障水平与群众的需求差距仍然较大。

主客观评分为何不一致?

作为主客观两套标准体系,得出的结果相差甚远,特别是体现在地市排名上。比如江门市,主观测评综合评分居21市中的第二位,而客观测评综合指数仅排在珠三角第八位。

对此,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副总队长、高级统计师赵建华解释称,幸福广东指标体系包括客观和主观两套指标体系,两套指标体系相互独立,又互为补充。客观指标用来衡量政府推动幸福建设的工作,主观指标反映群众对幸福建设程度的感受。两个指标相辅相成,有助于各级政府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导向,切实将政府工作重心从只重视经济发展转变到重视和尊重人的发展上来,增强民生福祉;同时,有助于引导民众树立正确的幸福观,群策群力,共建共享幸福建设成果。

从调查结果看,继2011年之后,2012年广东群众幸福感总体评价和各分项指标的综合评分依然与客观指标排序结果不同。无论是客观指标的综合指数,还是水平指数、发展指数,均与主观指标的排序结果没有显著相关关系。

赵建华表示,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幸福感不一定高,经济发展越快的地区群众幸福感也不一定越高。这与不同城市群众对幸福的期望和理解存在差异有关。这种文化心理差异是各地人文风俗、历史传承、社会结构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与GDP等客观指标并没有太多关联。这给地方政府在开展幸福建设时,如何将经济和社会发展真正转化为群众幸福感的提高带来了挑战。

赵建华说,虽然群众幸福感是一种主观感受,但同时也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七个分项的满意度综合评分均与群众幸福感具有较强的显著性相关关系。因此,地方政府应结合当地实际,根据分项指标满意度揭示的薄弱环节,找出群众当前最关心但最不满意的方面,因地制宜地制定幸福建设政策,提高当地群众的幸福感。(记者 黄应来 通讯员 粤统 粤调)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常雪梅、程宏毅)
相关专题
· 地方要闻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