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文献研究室
编者按:本期选载的专题是《毛泽东年谱(1949—1976)》中记载的毛泽东关于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的一些论述,时间跨度是1949年至1965年。主要内容包括: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教条主义;坚持群众路线,克服官僚主义;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反对主观主义;掌握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克服思想上的片面性;坚持集体领导和民主集中制,反对“一言堂”;提倡多谋善断、兼听则明;提高识别风向的能力,提高预见性;抓住主动权,做到高屋建瓴、势如破竹;抓住主要矛盾,统筹兼顾;坚持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按客观规律办事,作计划留有余地;重视总结推广经验,及时纠正错误等等。这些论述反映了毛泽东在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方面的经验和智慧,也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
1949年 五十六岁
12月2日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的讲话中说:我们必须要向人民说明我们的困难所在,不要隐瞒这种困难。但是我们同时也必须向人民说明,我们确实有办法克服困难。
1950年 五十七岁
3月10日在接见外交部首批驻外大使学习班成员时的讲话中说:要重视调查研究,重视学习。任何一个国家、民族都有其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我们要通过研究,认识和学习别国的长处。资本主义国家的长处也要学。资本主义的政治不能学,但是他们在经营管理、生产建设中的好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学是为了用,要把学到的好的东西运用到国内建设中来。对于通过调查而了解到的情况,必须加以研究,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研究很重要,只有通过研究,才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1951年 五十八岁
1月29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的讲话中说:领导方法上应注意多介绍经验,好的坏的经常通报,使之交流,工作就会推进的。
1952年 五十九岁
8月23日在中共中央讨论青年团第三次全体会议有关问题的会议上说:党委领导不但要交任务、交政策,而且要交经验。要做好工作必须总结经验。不但要总结领导的经验,而且要着重总结群众生产的工作的各种经验。
1953年 六十岁
2月7日在全国政协一届四次会议闭幕会议上的讲话中说:我们要进行大规模的国家建设,就必须克服官僚主义,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中央和地方各级领导干部都应该经常地深入下层,检查工作。以中央一级机关来说,许多部门中的许多领导干部,还仅仅满足于坐在机关中写决议,发指示,只注意布置工作,而不注意深入下层去了解情况和检查工作,使自己的领导常常脱离群众和脱离实际,以致在工作中发生了不少的严重问题。
2月下旬在南京同中共江苏省委负责人的谈话中说:关于党政关系,所谓党政不分的意思,就是党要统一领导,方针政策要统一;所谓党政分开,就是说具体业务由各业务部门去搞。领导要抓三条:第一条调查,把情况搞清楚。第二条指导,包括方针政策、任务、部署在内。第三条检查,检查要直接和下级干部见面,了解情况一起商量,他们觉得有困难,要提出解决办法帮助他们。指导和检查,要实事求是。不调查要犯主观主义,不指导不检查要犯官僚主义。做一件事情首先要试办,不要忙于决定,要搞典型,研究典型,要研究一个好的、一个坏的,只靠好的,不能发现问题。领导人不要弄得人家感到不可测。我们要让人家了解,想得正确的让人家知道,想得不正确的也让人家知道。正确的大家去贯彻,不正确的大家可以提意见,上下一致就通气了。总之,领导人不要使大家感到莫测高深。
4月21日在复李烛尘的信中说:“工作虽多,可以安排一下,一段时间内只处理一个主要问题,这样也就会不觉得太忙了。”
11月4日在同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负责人的谈话中说:做一切工作,必须切合实际。切合实际就是要看需要与可能,可能就是包括政治条件、经济条件和干部条件。
12月7日在审阅过渡时期总路线宣传提纲时加写说:“集体领导是我们这一类型的党组织的最高原则,它能防止分散主义,它能防止党内个人野心家的非法活动,因此必须特别强调和认真实行党组织的集体领导制度,而决不可以不适当地过分地去强调任何个人的英雄作用,决不可以使共产党员由满腔热情地勤勤恳恳地为人民服务的高贵品质堕落到资产阶级的卑鄙的个人主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