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文献研究室
1964年 七十一岁
6月16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和各中央局第一书记会议上的讲话中说:怎样培养无产阶级的革命接班人?我看有五条。第一条,要教育干部懂得一些马列主义,懂得多一些更好。第二条,要为大多数人民谋利益,为中国人民大多数谋利益,为世界人民大多数谋利益。第三条,要能够团结大多数人,包括从前反对过自己反对错了的人,也不能“一朝天子一朝臣”。第四条,有事要跟同志们商量,要听各种意见,要讲民主,不要“一言堂”。第五条,自己有了错误,要作自我批评。
8月29日在会见尼泊尔教育代表团时的谈话中指出:力量的来源是人民群众。不反映人民群众的要求,哪一个也不行。要在人民群众那里学得知识,制定政策,然后再去教育人民群众。
9月25日在给刘少奇的信中说:“我们的干部中,自以为是的很不少。其原因之一,是不懂马克思的认识论。因此,不厌其烦地宣传这种认识论,是非常必要的。简单地说,就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下决心长期下去蹲点,就能听到群众的呼声,就能从实践中逐步地认识客观真理,变为主观真理,然后再回到实践中去,看是不是行得通。如果行不通,则必须重新向群众的实践请教。这样就可以解决框框问题,即教条主义问题了,就可以不信迷信了。如果不是这样做,则官越大,真理越少。大官如此,小官也是如此。”
1965年 七十二岁
6月16日在听取余秋里关于编制第三个五年计划的汇报和谷牧关于三线建设的汇报时的谈话中说:鉴于过去的经验,欲速则不达,还不如少一点慢一点能达到。我看大家都想多搞,你们也想多搞,向老百姓征税征粮,多了会闹翻,不行的。这是个原则问题。要根据客观可能办事,绝不能超过客观可能,按客观可能还要留有余地。留有余地要大,不要太小。要留有余地在老百姓那里,对老百姓不能搞得太紧。
11月13日在同中共山东省委负责人的谈话中说:关于领导方法的决定(指毛泽东起草的中共中央《关于领导方法的决定》(1943年6月1日)——编者注)有两条,一是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一是领导和群众相结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集中起来,坚持下去。河北省开会检查了三条:自上而下的多,自下而上的少;从领导到群众的多,从群众中集中起来的少;一般号召多,个别指导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