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刘小明的硬脊梁

2013年09月16日09:57   来源:解放军报

原标题:刘小明的硬脊梁

燃烧生命,为培育青年英才呕心沥血

7月4日,军队院校生长干部学历教育学员连队化管理模式改革现场会在信息工程大学召开。全军和武警部队31所院校代表聚集一堂,学习推广信息工程大学探索学员连队化管理模式改革的成功经验。

作为这项改革的“一线指挥官”,这本应是刘小明27年育人生涯收获硕果的时刻,但他却未能等到这一天……

2012年9月,指挥军官基础教育学院成立,学员连队化管理模式改革是学院面对的首要任务。身为教科办主任的刘小明主动请缨,承担起这一前所未有的改革。

从按年级专业编队到高低年级不同专业混编,2000多名学员转隶整编、学员宿舍的调整规划、学员营连组训模式构建、连排骨干选拔配备……每一件事既重要又繁琐。教科办参谋成分新,他就手把手教;没有现成经验借鉴,他就带着大家一起摸索着干。短短几个月时间,《学员营运行规范》《学员营行政管理办法》等20余项教学训练和正规化管理的制度从无到有、从有到好,使学院在全军院校中率先实现学员连队化管理。

学员连队化管理模式改革只是刘小明面对的众多“第一次”之一。从2006年担任军事教育训练系主任开始,刘小明始终是大学转型改革道路上披荆斩棘的先锋官。

2006年8月,总部要求组织新学员开展野外综合演练。刘小明带领全体教员历时半个月、徒步500多公里,规划察看演练地点,用砍刀在丛林中一刀刀劈出行军路线。在他策划和组织下,当年10月,代号为“铸剑”的综合演练在远离营区的深山老林中展开。14个昼夜里,新学员们行军数百公里、演练30余个军政课目,磨练钢铁般的意志。

几年前,总部对全军院校进行教学工作评价。刘小明带领教员实施“满负荷工作法”,连续奋战180多天,将学员体能合格率提高到96.7%,并在总部抽测中拿到了“双A”。总部专家感慨:“把军事训练做到这个水平,在综合大学里,信息工程大学是全军第一家!”

2011年,大学初级指挥学员首次参加全军毕业联考。刘小明带领团队摸索出“沙道训练法”“单臂侧拉法”等一系列科学组训方法,大幅提高训练水平。当年,学员们以遥遥领先的成绩取得了全军院校第一,更在射击考核中以创纪录的26个满分令总部专家连称“震撼”。如今,该校学员已经连续三年在全军毕业联考中拔得头筹。

从2002年任理学院训练部副部长算起,刘小明带领团队十年砺剑,将信息工程大学的军事基础教学从短板变成了强项。他主导建立的以“铸剑”综合演练为基础,集大二野外驻训、大三军事比武、大四毕业考核于一体的“铸剑工程”,成为该校培养初级指挥人才响当当的品牌。参加过“铸剑工程”的近万名学员,不少已经成为基层部队的骨干力量。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姜萍萍、常雪梅)
相关专题
· 人物事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