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记海南白沙黎族自治县第一小学教师张心芸

杜颖 陈志强

2013年09月09日09:17   来源:海南日报

原标题:山那头,有座美丽的云梯

呕心、沥血,她曾藐视死亡,用真情为大山注入祖辈不敢想象的力量

蒙蒙的大山,日复一日地将人的青春抛远。

张心芸感觉自己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可力气却不如从前。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她在夜里批改作业时常常腹痛,白天备课时手得压着点小腹。而有一次在讲课中发生的突然剧痛,让她满脸冒起了汗,她个子小,用讲台顶着小肚子,挺了过去。

张心芸带的2010年毕业班语文平均成绩101分(满分120分),成为白沙一小自1961年建校以来语文单科最好成绩,在县里出了名。近十年间,她几乎都是“连轴转”,带着一届又一届毕业班冲向终点。

一边上着课,一边揉肚子,几乎成了这些年她的一个习惯动作。咬着牙、硬挺着转眼又是两年。

2011年7月,刚带完一个毕业班的张心芸在家中被一阵强烈剧痛击倒了,汗水打透了衣背,但她怎么用力也爬不起来,在送往医院检查途中已处于昏迷。

“直肠癌中期。”丈夫赵晓晖听到这五个字时,半天都没有回过神,懵在了那里。

结婚12年来,同样为教师的赵晓晖特别能理解张心芸对孩子的那份心劲,他把买菜做饭带孩子的家务活都包了,从不会做饭到把鲫鱼豆腐做成“招牌”,这个男人的心透亮,他对张心芸全部的爱都表现在要让她吃得好些,让她健康些。

可是,劳累让她得了癌症,眼前他的妻子,才36岁。

张心芸选择了“直肠和子宫同时切除”这一“最保险”方案,死亡率70%。

赵晓晖对妻子无微不至的照顾,7月19日手术的前一晚,张心芸看着丈夫,突然眼眶红了,轻声问了句,“如果我死了,你会恨我吗?”

赵晓晖轻轻搂住妻子,眼泪哽得他半天没说出话,“我只恨我自己,这辈子,你去哪里,我去哪里。”

……

7月20日,8个小时的手术成功了。

12天后,她回到了工作岗位。

后期5次化疗,让张心芸手背的血管壁烧成了黑色,血管萎缩了,可她从没在校园里再提起过她的癌症,仿佛那已是很久远的事。

一批批孩子成人长大,有了出息,黎族乡亲表达感谢,天没亮就爬上山岭摘来野菜,洗干净了赶到县城送给张老师,一个家长把卖野菜的钱,去超市换来了一个漂亮的白瓷口杯,悄悄放在了张心芸的办公桌前。张心芸心里感激,一个口杯用了10年。

能想得到吗?越来越多张心芸培养的孩子回到了山里,给大山注入了祖祖辈辈不敢想象的活力。

王晶晶就读琼海师范毕业那年,有广东一家民营企业看上,出高薪相聘。

在毕业班典礼上,王晶晶对同学和院校领导说,“我有一位小学老师,给了我一种前所未有的力量,她让我对人生的认识有了不一样,毕业后我不去广东,我要回到目前还贫困的家乡,我要以她的精神去努力改变面貌。”说完,她深深鞠了一躬,全场掌声雷动。如今,王晶晶回到白沙一小工作已7年,是一名优秀的农村音乐教师。

18年的教学,张心芸用爱,将一个个孩子送出大山;更多的孩子,又满含着对大山的真情,归来。

采访中有一天,遇到张心芸教孩子们读课本中的文章《一碗水》:“就是这一碗水,来自村后树林一眼小小的泉,它从不干涸,被老人说是一眼灵泉。哦,难怪鸟儿们喝了它的水,唱得那样好听;小松鼠喝了它的水,显得那样机灵;村里的娃娃们喝了它的水,一个个又是那样聪慧……它是大山的乳汁,它的水多甜……”

突然,有泪落下。

张心芸,难道不是大山岭间的“那碗水”吗?用18年的心血,灌溉了1000多名农村孩子如清泉般的心田。

在海南,现仍有和张心芸一样的5.86万名农村教师,坚定守望着大山里孩子头顶的蓝天。

在碧蓝的天空下,人们仿佛看见,一座座搭建起来的“云梯”正向山外伸展,无数个山里的孩子沿着梯子,穿过山峦,向着冉冉的朝阳……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常雪梅、程宏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