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湖人口密集,人均耕地不到1亩,农民增收渠道不多一直是个问题。“土地流转,优先就近干活,就有了流转费、工资,甚至分红,农民也成了一个经营主体,收入增加就有保障了。”李鸿忠高兴地说。
“到时种的黄金瓜、草莓熟了,还要请书记再来品尝。”赵平杰发出了邀请。“你这一讲,我就不会不好意思了。”省委书记的回答令大伙一乐。
回访中,李鸿忠告诫地方干部,“这些项目和规划一定要有质量,可持续,不能萝卜快了不洗泥。我们要管百饱,不是一饱,不是一顿,而是管长远。”
——一些习惯性的细节搞不好,就会让我们做的事情大打折扣
在蹲点调研、一线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李鸿忠也发现个别地方有提前做了准备、安排人员提前疏导车辆的现象。他强调说,要反对官僚作风。很多细节的东西已经成为一种不好的习惯。列宁说过:“千百万人的习惯势力是最可怕的势力。”可怕就在于不好改。
李鸿忠说,在这里蹲点,一定按普通人来对待,要从最细节的地方开始,不要搞特殊。让人认为我们来做秀,来沽名钓誉,就很不好。
他强调说,细节上一定要注意,否则就会出问题。为什么呢?因为有些已经成习惯了。如果车堵在那里也没关系,我们下来走一走,耽搁一下,这都是很正常的。我们是来办实事的,但一些官僚主义的行为,会让群众反感,我们做那么多的事,会因此而大打折扣。
一位当地干部说,现在一些领导是拿着材料安排工作,听听汇报布置任务。工作纸上来纸上去,往往与实际偏差不小,官僚主义作风严重。李鸿忠书记对柴湖却是到村里现场办公,两个月不到,再次到现场抓落实,看进展,兑现对群众的承诺,把事办到头。这让我们基层干部也感受到省委的扎实工作作风,为各级干部做了表率。
“支持柴湖移民的发展,是省委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这次也是来征求意见的,特别是‘四风’方面的问题。”在四新村召开的柴湖群众代表座谈会上,李鸿忠说,“我们下来的时间还不多,距离大家远一些,一些具体的问题还不掌握。大家从基层看省里还有哪些做的不够?都可以讲。”
从扩大低保覆盖面到提升基层干部待遇,从加强农村妇女培训到加强农村金融服务……一个一个问题谈下来,座谈会开了近两个小时,大家还意犹未尽。李鸿忠将大家的想法在笔记本上逐一记下。他说:“这些意见和建议我们带回去,一定认真思考解决。”
柴湖镇罗城村支部书记罗锋会后说:“书记开的这个座谈会,活泼、实在。”(新华网武汉9月8日电 梁相斌 邹贤启 李鹏翔)
![]() |
相关专题 |
· 中共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