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柴湖这“壶”水烧开了
在新村的村卫生室,70岁的陆春阳老人因血压高正在输液。听说是省委书记来了,陆春阳一下从床上坐了起来,要下地打招呼。“不要起,不要起。”李鸿忠赶紧上前,扶老人躺下。
问起最近一个多月,感觉有什么变化时,陆春阳说:“都说是要开发大柴湖,以为至少得两三年才见效果,没想到已经有变化,不少工地都在动工。说是要把柴湖变‘财湖’,财富的‘财’。”
李鸿忠笑着说:“众人拾柴火焰高,誓把‘柴湖’变‘财湖’。这个说法群众都知晓了,看来柴湖这‘壶’水烧开了。”
他告诉老陆:“现在是个开始,老鼠拖木掀子——大头在后头。你们为国家工程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党和政府从来没有忘记。国务院扶贫办、水利部等有关部门专程来柴湖调研。省委、省政府现场办公会后,省直部门支持力度是空前的,荆门、钟祥、柴湖各级干部行动快,力度大,开了个好头。像你们当年来柴湖创业一样,咱们这次共同努力,来个再次创业,真正把柴湖变‘财湖’。”
——不能因为大扶持就花冤枉钱
大柴湖原系汉江左岸的一个湖区沼泽地,移民所迁之处地势低洼,是有名的“水袋子”。上次走访中,就有移民反映内涝问题。李鸿忠一行这次专门冒雨来到东干渠整修工程现场。
旁边的一段干渠刚刚整修完,坡面已被混凝土硬化。李鸿忠打着伞走到堤坡前认真地察看。他告诉项目负责人说:“目前,干渠主要工作是清淤,它不是大江大河,不要搞这种表面的东西,关键是疏通。不要过去二两就饱,现在非要搞一斤。”
仔细地看着渠道建设的图纸,李鸿忠说:“解决内涝的重点还是电力排灌设施建设,关键时候把水排出去。不要到处都展开,搞个七七八八,到时发挥不了作用。另外,河道也是要呼吸的,还要有生态的观念。”
布置工作,不到现场不知道落实中可能会走偏。当地干部说,李书记这么一讲,干渠建设至少少花上百万元。
——你敢不敢立军令状
柴湖地区土壤条件好,土地相对平整,靠近汉江,适合种植。李鸿忠一行走进天龙大豆种业有限公司,查看当地种业发展情况。
“湖北的种子自给率不高,种企很多都长不大,到现在还没有一个千万公斤级的种业公司。关键在于政府扶持力度不大。”公司董事长赵新焕说:“柴湖劳动力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也不错,很适合搞种业开发。”
为公司提供技术支持的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研究员周新安也表示,湖北的农业科研力量很强,由于缺少政策、资金支持,大豆等种业难以做大做强。
“老赵,我想请省里有关部门来支持你,集合各种要素,建成湖北第一个千万公斤级的大豆、小麦种子繁育基地。你敢不敢立这个军令状?”李鸿忠问道。“我愿意立。”赵新焕没有迟疑地回答。
“周研究员也不要走,明天农业部门有人来和你们对接。”李鸿忠说。5日上午,湖北省、荆门市种业主管部门负责人就赶到柴湖,与企业和政府共商发展问题。
![]() | ![]() |
相关专题 |
· 中共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