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尔肯江?吐拉洪:积极推进少数民族双语教育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2013年09月06日16:46   来源:新疆日报

原标题:积极推进少数民族双语教育 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

13.社会上有些人担忧少数民族教师会因无法从事双语教育而失去工作,请问,在推进双语教育工作中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吗?

答:肯定不会。

建国以来,少数民族教师肩负历史使命,刻苦学习、积极探索、勇挑重担、无私奉献,为自治区的普九和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赞扬。自治区党委、政府对他们的工作是充分肯定的。在新时期民族教育的改革工作当中,许多少数民族教师积极适应双语教育工作的需要,努力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专业基础知识,实现了由“单语型”向“双语型”教师的转变,成为了幼儿园和中小学双语教学的骨干教师和中坚力量。在目前推进的双语教育工作中,少数民族教师仍然发挥着主力军作用。近五年来,自治区把幼儿园和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放在了少数民族双语教师的培养、培训和招聘工作上。截至2012年9月,幼儿园、中小学双语教育岗位教师达到7.63万人。其中,少数民族教师6.66万人,占双语教师教师总数的87.29%。

但是,也有一些少数民族教师,由于年龄较大,汉语基础偏低等原因,很难胜任双语教学工作。自治区在对这部分教师过去工作充分肯定的同时,对他们也是非常关心的。张春贤书记多次要求:“注意使用好少数民族教师,使他们工资不减,岗位不退,历史地看待他们的突出贡献,要让他们有事业,有岗位,有课时。”我们按照春贤书记的要求,从维护各少数民族教师的利益,发挥好他们的作用的角度出发,一是要求各地根据群众意愿适当保留以母语授课为主的普通班,让不能胜任双语教学的少数民族教师继续任教;二是科学规划双语教育模式1和模式2的发展规模,让汉语难以达标的少数民族教师在双语班母语授课课程中担任教师;三是鼓励汉语难以达标的少数民族教师转型从事德育、思想品德、健康教育等学科教学任务,或从事学生思想政治辅导员工作;四是因年龄和个人原因不能从事教学任务的少数民族教师继续留在学校,从事自己力所能及的教学及教辅工作,做到岗位不退,身份不变,工资不减,待遇不降。

14.如何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答:双语教育是推动现代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方式,有利于多种语言文字和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发展。张春贤书记多次强调,民族众多、文化多元是新疆的区情,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新疆的优势。他特别强调指出,各民族之间都要互相欣赏,真正地把彼此当作兄弟姐妹。新疆文化多元的特点是值得我们很高兴的事情,也是值得我们很骄傲的事情。我们要深刻领会张春贤书记的讲话精神,坚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把对新疆精神的追求落实在有效推进双语教育的具体实践上,加强对学生的现代制度、现代知识、现代生活方式、现代理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崇尚科学、反对迷信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强化学生的 “四个认同”意识,促进各民族学生树立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相互欣赏的现代理念,推动一体多元、融合开放、具有新疆特色的现代文化的形成,建设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

校园文化是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立德树人的重要形式。持续不断地开展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和少数民族特色文化教育,对于培育双语班学生正确的国家观念和民族观、历史观具有重要意义。要充分发挥音乐、美术、体育国家课程的主渠道作用,大力开展一体多元、富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教育。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学校地方课程建设,把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内容融入课程建设之中。要积极创新校园文化,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少数民族特色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音乐、舞蹈、戏剧、体操、绘画、书法、文化长廊、体育等形式,努力把各民族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杨丽娜、常雪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