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尔肯江?吐拉洪:积极推进少数民族双语教育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2013年09月06日16:46   来源:新疆日报

原标题:积极推进少数民族双语教育 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

11.在推进双语教育工作中,我们是如何倡导和鼓励各民族学生互学语言的?

答: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各民族人民在交往过程中互相学习语言,存在着较为广泛的使用双语现象。在南疆喀什、和田等地长大的汉族同志相当一部分都会说一口流利的维吾尔语。同样,在北疆乌鲁木齐等地长大的少数民族同志也会说一口流利的汉语。在阿勒泰、塔城长大的汉族同志能讲一口流利的哈萨克语。很多蒙古族、锡伯族同胞能使用两三种其它民族的语言沟通交流。实践证明,新疆各民族群众在长期开发建设新疆的过程中,学习和掌握两种以上的语言不在少数。

自治区积极倡导各民族互学语言,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同时鼓励汉族学生学习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一是积极探索在汉语授课学校开设少数民族语文课程选修试点工作。从2010年起,在部分地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起始年级进行开设少数民族语文课程的试点,民考汉学生作为必修课程,母语为汉语的学生和其他年级民考汉学生自愿选修,每周安排两到三节课,通过增加周总课时数解决课时问题,并组织专家编写了相应的课程标准和教材;二是在自治区免费师范生课程设置中,汉语言班级开设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课程并作为必修课,以适应基层学校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的需要;三是举办民族语言教师培训班,选送在民语言授课学校或民汉合校担任教学工作的母语为汉语的青年教师参加培训,学习少数民族语言,提高沟通能力,提升教学质量。

12.我们知道,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推进双语教育工作的关键,那么,自治区在培养、培训和招聘双语教师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答:自治区高度重视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建设。在教师培养方面,2007年率先启动实施双语特培生培养计划,以“免费、特培、定向就业”方式,吸引有志于农村教育事业的优秀学子就读师范,补充农村学校双语教师。到2011年累计招收双语特培生4619人。2012年实施定向免费师范生培养计划,当年招生3155人。师范院校积极推进教学改革,提高师范生双语教育能力,将少数民族语言基础课程纳入母语为汉语学生教学计划,将少数民族师范生纳入相应级别“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通过几年来的努力,已初步建立起双语教师培养的有效机制,为双语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人才储备。

在教师培训方面,自2003年以来,实施《国家支援新疆汉语教师工作方案》和《新疆中小学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工程》,国家和自治区累计投入双语师资培训资金3.48亿元,安排1.97万名教师参加国家级、自治区级一年或两年制培训,其中1.62万名教师已完成培训任务,绝大多数已成为双语教学的骨干力量。与此同时,加强新聘双语教师的岗前培训工作。2006年以来,已对5.05万名新聘教师进行岗前培训,大大增强了双语教师的岗位适应能力。

在教师招聘方面,制定了公办中小学统一招聘和突破编制按需补充双语教师等政策,加大以农村双语教师为主的教师补充力度。2006-2012年实施义务教育和双语教育特岗教师招聘计划,共补充中小学双语教师3.7万人。2010-2012年实施双语幼儿园教师招聘计划,补充双语教师1.35万人。同时,2003年以来,通过援疆省市支教、城镇教师支教、大学生实习支教累计派出5万余人次赴农村学校双语教育岗位支教。2012年9月,学前和中小学(含职业高中)双语教育岗位教师7.63万人。其中,少数民族教师6.66万人,占学前和中小学少数民族教师数(15.93万人)的41.81%,比2008年(2.483万人)增长了168%。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杨丽娜、常雪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