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爱如榕树荫庇学子——追记福州群众路小学校长吕榕麟

林蔚

2013年09月04日13:28   来源:福建日报

原标题:爱如榕树荫庇学子

独木成林,精致治校

在群众路小学,老师们都饱含钦佩和信任地称吕榕麟为“老大”。这位身材高大的山东汉子,如一棵独木成林的大榕树,从师资培养、制度建设、基础设施等软硬件方面细处着手,精致治校,撑起一方教育的晴空。

走进群众路小学,环境优美,景色怡人。在学校上世纪80年代教学楼拆后重建的工作中,吕榕麟始终以总负责人的身份,全情投入。

“一砖一瓦都会说话,一墙一壁都能育人”,是他坚持的教育环境建设理念。原来的教学楼门厅,是一个四面落白的空房间,他精心考虑每一处细节,把它变成高雅大方的钢琴“演奏厅”。一进门,展现在面前的就是一台优雅的钢琴,旁边“小小钢琴家”名录上写着当周演奏的学生名字。钢琴下方是流水潺潺的生态水池,另一侧墙上还悬挂着大幅木简的《弟子规》。国学教育、德育教育、学生展示,多个功能齐集于这一方小天地中。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是吕榕麟在学校各项工作中始终坚持的管理理念。他长期探索学校制度文化建设,总结出“服务、人文、精致、创新”的管理文化、“关爱、协作、品位、超越”的教师文化、“求真、体验、个性、激励”的课程文化、“乐学、生动、互助、向上”的学生文化等“四位一体”的学校制度文化体系,编撰了《制度建设与管理实务》、《共生发展和谐致臻》两本小学办学思想与实践著作。

他还潜心探求教师成长机制,帮助每个教师量身定做个人成长计划,对青年教师实施“三年成熟、五年成才”的“汤圆计划”和“从明星到名师”的“滚雪球计划”。群众路小学先后有38人获全国教育教学比赛一等奖,49人次获省级大奖,从原来默默无闻的年轻学校一跃成为声名鹊起的重点校。

心系校园,忘我工作

早在2006年的一次体检中,吕榕麟就被确诊罹患胆囊息肉。随后几年,他隐瞒病情坚持工作,直到2011年4月被组织发现、催促后,才去做手术摘除,但此时胆囊息肉已恶变为胆囊癌。尽管如此,胆囊摘除手术后第四天,他就“溜”回学校上班。

2011年8月以后,他的病情开始恶化,行走困难,再也不能像先前那样时不时回单位。可他放不下工作,把病房变成了办公室。他强撑病体,在病床上用笔记本电脑收发邮件、批阅公文,召集学校老师开会研究部署工作。这些都是医生在查房时常见的场面。

“这里是病房,不是办公室,你怎么能把病房当成办公室呢?”医生担心他的身体。

“就一会儿时间。我这不是还挂着瓶吗?不碍事,不碍事!”

“到了后来,我们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由着他去了。”吕榕麟的经管医师欧荣文说。

2011年的最后一天,群众路小学按惯例举行一年一度的元旦营火联欢会。晚会开始时,看起来,场面还是那么热闹,舞蹈还是那么欢快,其实师生心里都空落落的,他们认为病中的吕校长不能像往年一样来一起过节了。

突然,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舞台的一个角落。“是吕校长!”所有人都欢呼起来。吕榕麟还是笑容亲切,只是清瘦了许多;还是第一个为师生送上新年祝福,只是声音嘶哑了些;还是第一个点燃营火,只是步履沉重了些……这一天,距离他做完第二次大手术还不到20天。

在群众路小学,上学和放学时分的校门口,吕榕麟微笑着迎送师生的身影,是每个学生心里最美的一个画面。2012年9月1日,他再次出现在校门口,笑容满面地欢迎一年级新生。此时的他,已经过多次化疗,又带病工作了一个暑假。

这,是他最后一次出现在群众路小学。

你是我今生无悔的选择——这是吕榕麟去世后,妻子林爱秀写的回忆文章的题目。

晚上哪个点能回家,从来没个谱;孩子看病、上学接送,从来指望不上;家里的茶室是第二办公室,每天晚上都有老师来,边喝茶边聊工作——和天下所有的妻子一样,林爱秀也埋怨过丈夫一心扑在工作上。

丈夫一天到晚都在学校忙些什么?好奇的林爱秀有时也到学校去等他下班,结果发现,他从来都是学校里最后一个离校的老师。从办公楼到校门口那短短的数百米,他能走上半小时,一发现问题,就要立刻解决。即使已到校门口,打开传达室的监控录像后,他可能又回不了家。

心之所念,魂之所系。你是我今生无悔的选择——恰如妻子对他的爱,吕榕麟对教育事业的挚爱,贯穿到了他生命的最后一刻。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常雪梅、程宏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