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9月04日08:2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成果斐然——
俄罗斯中国学不仅重视研究两国当前政治经贸关系,也热衷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出版了世界上第一个《史记》外文全译本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副所长奥斯特洛夫斯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强调,由于俄中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强化,当前俄中关系是俄罗斯中国学的重中之重。2012年9月远东所专门成立了俄中关系与俄印中合作机制、金砖和上合组织研究中心,以更好地把握两国关系的发展趋势、确保两国在区域和全球范围内的有效合作。相关研究成果在质量上也有飞跃。代表作就是2013年5月问世的学术论文集《俄罗斯—中国:协作的四个世纪》。俄罗斯外交学院院长巴扎诺夫认为,该书作为补白之作对400年来俄中关系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深入分析,对俄中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功不可没”。
经贸关系的研究也是备受中国学重视的领域。卡尔涅耶夫指出,在俄中两国都在寻找经济结构调整的当下,俄罗斯中国学研究将集中更多精力探究中国经济崛起的原因、中国模式的优劣和中国综合国力的分析等课题。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介绍也证实了上述观点。他表示,近年来远东所重点加强了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模式的研究,多次赴中国调研,并于2010年先后出版了《世界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和《中国经济:应对世界金融危机影响的措施》两部专著,备受业内好评。今年以来,仅涉及中国当前经济形势研究的“重磅”论文就有数十篇。
尽管近年来中国学研究将重心偏向中国的动态发展,但历史文化研究从未离开学术圈的“半径”。中国文化历史的研究,特别是儒学的研究,一直是远东所引以为荣的自豪点。远东所所长季塔连科院士向本报记者介绍,在该所众多著述中,首席研究员、俄罗斯孔子基金会主席别列洛莫夫翻译的《论语》全面体现了原著所表达的深刻思想,是近年来该领域的上乘之作。远东所翻译的《道德经》《中庸》等经史典籍也可圈可点。而由季塔连科本人主编的6卷本《中国精神文化大典》,从哲学、历史、政治、思想等方面对中国文化进行了全面诠释,成为公认的“近年来中国学研究最耀眼成就”,并荣获“俄罗斯国家奖”,季塔连科也因此被授予“中俄关系60周年杰出贡献奖”中俄友谊勋章。
此外,具有190多年历史的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对中国的经典诗歌、散文、书画的研究积淀厚重,李白、杜甫、苏东坡的著作均为该所的重点翻译研究内容。东方所近期还完成了司马迁《史记》的翻译,出版了世界上第一个《史记》外文全译本。
上一页 | 下一页 |
相关专题 |
· 热点·视点·观点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