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9月04日08:2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百花齐放——
俄罗斯目前约有汉学家6000人,中国学研究状况堪称“史上最强”
关于俄罗斯中国学的研究现状,莫斯科国立大学亚非学院副院长卡尔涅耶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倾向于用“史上最好”进行描述。他认为,中国经济的崛起、俄中关系的加强等,都推动了俄罗斯中国学今天的繁荣。这种喜人景象集中体现在融研究人员与研究成果于一体的众多研究机构中。
一是学术机构。俄罗斯高等经济学院东方学部主任马斯洛夫教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传统的俄罗斯中国研究中心有7家,皆隶属于俄罗斯科学院,如远东研究所、东方学研究所和远东分院等。其中,成立于1966年的远东所最为权威。目前在所辖10个研究中心中有6个专门从事中国学研究,其中仅俄中关系研究中心就下设七大研究方向,几乎涵盖俄中关系的方方面面。此外,位于俄罗斯中国学发源地的圣彼得堡东方学研究所,专攻古代中国学,亦堪称同行之翘楚。
二是高等院校。据马斯洛夫介绍,俄最大综合性中国学研究中心是莫斯科国立大学亚非学院。该院撰写了关于中苏关系史、中国农业问题等大量专著,翻译了多部汉唐史和诗歌著作。在俄欧洲部分,实力堪与莫大亚非学院比肩的只有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东方系。而作为“新生代”代表的高等经济学院东方学部,在俄研究中国历史与汉语教科书方面建树颇丰,集世界各国东方学专家之所长是其独有的强项。比较而言,俄亚洲部分的中国学研究因“近水楼台”而更为普及。叶卡捷琳堡大学、伊尔库茨克大学、哈巴罗夫斯克国立大学都有中国研究中心。其中,伊尔库茨克大学在研究中国语言学领域实力不俗。该校位于当年俄旅行家、商队去往中国的必经之地,得以“承接”大量宝贵史料和优良研究传统。
三是独立研究机构。该类机构多由私人创立或地方政府主导,专攻当代中国政经和中俄关系。据马斯洛夫介绍,俄目前这类综合性中国研究机构有6至7家,专项研究机构约有20家。
此外,形式多样的“动态”研究机构——研讨会和友好协会等也是中国学研究的重要补充形式。如俄罗斯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每年举办“中国社会与国家”研讨会,迄今已举办40多届,涵盖各类话题的学术研讨3000多场,许多成果已结集出版。
据卡尔涅耶夫介绍,在上述各类机构中,俄罗斯中国学专家约有6000人。其中,莫斯科国立大学亚非学院就有50多人,远东所则有100多人,包括齐赫文斯基、季塔连科、别列洛莫夫等“中国通”。研究人员最多集中在经济领域,其次为政治领域,再次为历史领域。由于历史积淀时间长短不同,目前公认的中国学巨著主要有俄罗斯外交学院的学术论文集《俄罗斯—中国:协作的四个世纪》、远东所主编的《中国精神文化大典》等。定期出版物中以远东所1972年创刊的《远东问题》最为权威,含俄语版双月刊和英语版季刊两种,内容不拘一格,观点注重争鸣。
上一页 | 下一页 |
相关专题 |
· 热点·视点·观点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