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贵珍 陈辉
走过64年峥嵘岁月的西藏军区总医院,经过几代官兵的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一代代总医院人利用医疗这个平台,躬身实践党的群众路线,服务群众、联系群众、组织群众、宣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与西藏各族群众始终保持血肉亲情,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赢得了民心,争取了群众,为西藏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屡建功勋,在雪域高原树起了一面旗帜。
这所从风雨中走来、矗立在世界屋脊的军队医院的成功经验,具有什么样的时代意义?给人们带来什么样的启示?
64年追梦路,谱写勤俭办院、节约惠民的辉煌历史,靠的是——
艰苦创业、励精图治的进取精神
大山纵横、雪峰耸立、人烟稀少、高寒缺氧……
上世纪50年代,根据中央军委命令,医院第一代“白衣天使”历经千难万险,奉命挺进西藏。山高路远的艰辛、缺氧所致的头疼,把大家折磨得痛苦不堪,人人都像闯了一趟“鬼门关”。
然而,他们没有以“艰苦”为借口,躺在“艰苦”上守摊子、混日子。
建院以来,经过几代官兵的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医院从临时组建、性质单一的小型医院,发展成为集医疗、预防、科研、教学、保健及平战时卫勤保障功能于一体的大型医院。1995年,顺利通过“三级甲等”医院的达标验收,成为西藏第一家“三甲”医院。
最初,藏族群众是通过部队的“白衣天使”认识解放军的,进而通过解放军认识了解中国共产党。总医院官兵进军西藏的艰苦岁月里,他们每人平均负重七、八十斤,在高寒缺氧的情况下,宿营不住民房、寺庙,露宿在冰天雪地里,一路架桥修路,一路治病救人、播撒文明,用实际行动,一点一滴地把党的温暖送给西藏各族人民群众,他们亲切地称他们是毛主席派来的“菩萨兵”。
进藏不久,总医院为方便群众就医,建立了“便民门诊所”、“爱民病房”,开展免费民族医疗,经常深入街道、农村、牧区巡回医疗,并采取办训练班等形式,为驻地培训基层医务人员,建立医疗机构,改变“缺医少药”的状况,多种常见病的发病率大大降低,发展了卫生事业。
90年代初以来,以李素芝院长为首的总医院人深感肩负的历史使命越来越重大:与西藏同行相比,虽然医院在医疗、科研、人才、营院等方面建设都有了长足发展。
但与内地相比,医院医疗科研、人才建设远远落后,特别是营院的营房还是50年代末修建的“干打垒”营房,年久失修,破旧不堪。营区也多是“沙石路”,平时坑坑洼洼,晴天一路灰,雨天满地泥。
如何改变这种现状,为西藏广大患者营造一个温馨的疗养环境?
李素芝和党委“一班人”提出“思想领先、质量建院、科技兴院、人才强院、从严治院、勤俭持院”治院方略和“为部队官兵服务、为藏族群众服务、为战斗力服务”的举措,号召全院官兵从节约一度电、一张纸、一滴水、一片药点滴做起,建设家园,着力打造高原一流总医院,推动医院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强院惠民的梦想。
此后,李素芝和党委“一班人”带领全院官兵,在崎岖坎坷的追梦路上艰难奋进,他们一边以现有的条件最大限度地改善营院环境,一边利用节假日深入寺庙、偏远牧区持续开展义务巡诊、医疗扶贫、技术帮带活动。
在总医院,记者了解到,2009年以来,医院新建投入使用的外科大楼、医技大楼,在建的内科大楼、门诊大楼等开挖地基,为了节约经费,都是李素芝院长亲自协调兄弟单位的挖掘机、推土机、翻斗车以工代训完成的。只要一有空余时间,他就官兵们一起挖土捡石,饿了吃方便面,渴了喝白开水,累了在推土机前打个盹,时常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水、吹风一身沙。那时候,官兵们戏言:“推土机在哪个地方,李院长就会在哪个地方。”
就凭这股艰苦卓越的干劲,不断改写着总医院光辉历史,不断增进了和人民群众的血肉亲情。
“雪山映绿营,花香树成荫。天使住天堂,入院如回家。”这是西藏军区总医院今日面貌的真实写照。
如今,当你走进这座营区,仿佛进入翠绿的世界,面对那500余亩人工林组成的绿色海洋,看到一幢幢崭新的楼房在四周树林的护佑下焕发出青春的气息,会由衷地承认,这真是个了不起的奇迹!
为此,有人算了一笔账,17年以来,总医院整个营建工程建设和绿化建设,比单纯请地方专业施工队承包节约了2000多万元。特别是近6年来,他们每年抠出4000万元、送出5000万元,用于医疗扶贫,赢得了民心一片。
探寻总医院人64年追梦路,记者深深地感到,成就一翻伟业,就要有艰苦创业、励精图治的进取精神,这样才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不负党和人民的期望。
相关专题 |
· 西藏军区总医院节俭办院节约惠民 · 人物事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