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过日子,老一辈人常习惯说:“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就像“三”只是个虚数一样,这句话的意思也不仅仅是指“穿衣”这一件事,更是老百姓对艰苦朴素、勤俭节约这种“中国式”生活方式和优良传统的朴素表达。
在西藏军区总医院这个“大家庭”里,在一帮“老西藏”的带领下,可花可不花的钱坚决不花,该花的钱精花少花——近年来,每年精打细算抠出4000万元,慷慨大方惠民5000万元,将节约出的每一分钱都用在科研和为西藏农牧民、僧尼免费医疗上,让爱民暖流在雪域高原滚滚涌动。
一滴水,一张纸,一套做法坚持几十年
在西藏军区总医院,时时处处都能感到勤俭之风扑面而来:办公室里,几十年前购置的桌椅打着补丁;招待所内,客房几乎没有装修;食堂里,无论哪级领导都和医务人员吃一样的工作餐……
“东西脏了没人擦,坏了没人修,再大的家业也会浪费败了。”进藏工作37年的院长李素芝,最见不得的,就是浪费。
一张请假条的故事,让医学影像科的一名医生至今难忘。
那天下午,这名医生用一张A4打印纸写了张请假条,找李素芝签字。接过请假条,李素芝脸色一变:“写了这么两行字,用了一整张大白纸,多可惜啊。”
李素芝掰着手指头给这位医生算了一笔账:如果一人一天浪费一张A4纸,按每张纸5分钱,医院600人计,每天浪费30元,一年浪费掉1万多元,10年就是10多万元,这能帮助多少农牧民治病啊!
多年来,医院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写请假条尽量用废纸的边缘。全院还要求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片药,维护好每一件营产营具。
“内科楼建了50年没装修过,仍在用;办公桌椅30年没换,仍在用……”一口气说了一串“仍在用”,医院营房科科长边亚平解释说,这些东西不直接和看病救人相关,省下的钱更新病床、氧气设备和手术设备。
同样在西藏工作了30多年的副院长刘厚东记得,医院每年都会清查设备,不允许有闲置和浪费。
“多年前,仓库里一台中央监护仪坏了一个零件,工作人员打算买新的。院领导要求采购办和厂家联系,结果只花了不到2000元就买到了配件,使这台价值200多万元的仪器‘起死回生’。”刘厚东说,“现在医院医疗设备的使用率和完好率均达到了95%以上,仅‘修旧利废’一个做法,每年就能节约经费百万元。”
2012年,医院修建病房,建设方“添油加醋”地做了一大笔工程预算,还托李素芝的亲属捎话:“反正是公家建房子,多算点不用您掏腰包,少不了您的好处。”
李素芝没有看建设方的预算,而是自己带领营建部门设计图纸,计算工程量和费用,组织招投标竞价,对项目一笔一笔核实预算。
事后,工程队老板苦着脸对李素芝说:“遇到您这‘营房干部出身’的人,我们想多赚一分钱都难啊!”
相关专题 |
· 西藏军区总医院节俭办院节约惠民 · 人物事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