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积极推进城市转型,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营造良好的城市环境
(一)坚持“理性规划、稳步实施”的理念,推进新区建设。围绕“乌海湖”的建成,加快推进城市转型步伐。一是高层次统筹。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意见》,全市所有的城市规划、土地利用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审批、统一管理。二是高起点规划。进一步完善《乌海市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完成三区和滨河二期、滨河西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对滨河二期进行城市设计,确立和维护规划的龙头地位。三是高标准建设。严格按照总体规划布局,推进城市适度开发。旧城区重点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城市品质。当前重点推动滨河二期的开发建设,引进总部经济、金融、旅游和高端地产项目。四是高水平管理。全面推动“数字乌海”建设,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强城市精细化、科学化、人性化管理,完善公共交通、公园广场、环境卫生等公共服务功能,提高居民舒适度和幸福感。
(二)按照“沙地绿洲、水上新城”的目标,加强生态建设。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乌海市历届领导班子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近年来累计投入60多亿元用于绿化造林,乌海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不断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和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努力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下一步乌海将大力实施城市绿环和水环建设,积极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着力打造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乌海。全市园林绿化总体布局确定为“两环、三带、四山、多点”。“两环”是指沿乌海边界的防风林环和沿乌海湖的景观林环。“三带”是指海勃湾至海南快速通道、110国道和乌达至海南快速通道两侧绿化带。“四山”是指以甘德尔山为中心,包括海勃湾东山、乌达西山和海南北山的山体绿化。“多点”是指公园、广场、社区、园区、景区等多个绿化精品点。城市水系总体布局确定为“一河、两环、五带、多湖、大湿地”。“一河”是指穿城而过的黄河。“两环”是指海勃湾城区环城水系和甘德尔山环山水系。“五带”是指摩尔沟、千里沟泄洪水系和乌达区巴音赛河、乌尔特河以及海南区恩格尔河城市水带。“多湖”是指以乌海湖为母湖,利用城边、山边、路边的沟壑、沙坑规划建设的30多个人工子湖。“大湿地”是指总面积11平方公里的龙游湾国家湿地公园。
(三)围绕“乌海湖”、“中国书法城”品牌,发展旅游文化产业。乌海前50年在“乌”字上做文章,主要开发利用煤炭资源;后50年将在“海”字上做文章,做强传统产业的同时,围绕乌海湖发展旅游文化产业。乌海将充分利用乌海湖的形成,整合旅游资源,打好“中国书法城”这张主牌,加快旅游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和开发建设。重点打造乌海湖旅游景区、成吉思汗博物馆旅游景区、黄河沿岸景区、四合木旅游景区、太阳神岩画旅游景区、满巴拉僧庙旅游文化景区、龙游湾国家湿地公园景区、金沙湾旅游景区等八大旅游景区。精心策划一批旅游品牌和精品旅游线路,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力争把乌海建设成为自治区西部旅游必经地和周边区域旅游延伸地,把旅游文化产业打造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推动资源型工业城市向特色旅游文化城市转型。
三、加大民生保障力度,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
(一)保障和改善民生。近年来,乌海每年将公共财政支出的70%以上用于民生社会事业发展。今后,将继续加大财政支出向民生领域倾斜力度,高标准、全覆盖推进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制定出台基本医疗大病保险试行办法和重特大疾病住院周转金制度,提高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将“老工伤”人员逐步纳入工伤保险基金统筹管理。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着力解决好大学毕业生、困难家庭、转移农区居民的就业问题。加快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研究制定政策,做好老石旦、卡布其煤矿棚户区搬迁改造工作。全面实施市民扶贫脱困工程,根据财政承受能力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在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这个底线的基础上,分期分批解决好民生突出问题。
(二)加强社会事业建设。加快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和民生项目建设,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新建改扩建6所标准化幼儿园,加快推进乌海市一中教学楼和实验楼建设,开工建设自治区职业实训基地。建成海勃湾区中医院、市儿童医院,开工建设海勃湾区人民医院、市职业病防治院、精神卫生中心,做好市人民医院选址新建各项前期工作。积极推进“两化”融合创新试验区建设,借助内蒙古煤焦化工新材料研究院和内蒙古氯碱化工技术研究院在乌海的组建,不断提升煤焦化工和氯碱化工自主创新和核心竞争水平。
(三)创新社会管理。合理优化社区布局,重点加强棚户区改造和农区居民转移集中居住地的社区建设。加大对社区人、财、物的支持,进一步充实社区工作人员,提高待遇水平,建立社区工作激励机制和人员晋升机制,不断提升基层服务质量和水平。加大对民间社团组织的支持力度,给能够带动群众文化开展、倡导社会文明进步的民间组织提供一定的办公和活动场所,拨付一定的活动经费,鼓励规范其健康有序发展,方便群众娱乐休闲,引导积极向上的文化活动蓬勃发展。加大食品药品监管力度,整合食品药品监管职能,建成市食品药品检测中心,充实基层监管力量,配备必要的技术装备,填补基层监管执法空白,确保食品药品安全。
(作者系乌海市委副书记、代市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