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廖小清 通讯员 徐蕉 陈勇
现象:急功近利误前程
“出名趁早、赚钱趁早、结婚趁早、买房趁早、升职趁早。”“到30岁还不成功,你就没希望了!”……眼下,类似这样的“诲人语录”,在网络上传播甚广。这让许多年轻人倍感焦虑。
如何能快速成功?不少人使尽浑身解数。今年26岁的徐佳毕业于一所国内名校,研究生学历,目前是一家保险公司的业务主管。她告诉记者,身边找工作“拼爹”的例子并不鲜见。她的一个同学,大学成绩一般,但由于父亲是某银行高管,母亲是公务员,大学毕业后就去国外留学,回来后轻松进入一家证券公司上班。凭借父母的人际关系网,他手里拥有不少大客户,工作业绩一路攀升,不到1年就当上业务主管,成为同学羡慕的对象。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3809人进行的一项在线调查也证实了徐佳的说法:83.5%的受访者觉得身边有很多年轻人想加入“拼爹游戏”。80.4%的受访者认为“现在年轻人靠‘拼爹’成功的多”,而认为“靠奋斗成功的多”的受访者只占10.1%。
不过,能“拼爹”的毕竟是少数。为此,有的人动起了歪脑筋:通过造假把专科改成本科、普通大学“升级”成名牌大学、冷门专业变为热门专业;还有人不务正业,暗地里勾心斗角往上爬……
“事实上,这些行为不仅会害了自己,而且会影响整个社会的创业就业风气。”杭州上善文化传播机构负责人陈尘说。来自广东的陈尘是一名“85后”,大学刚毕业时,她就想创业,可自己既没本钱又没经验。很快,她就调整了自己的职业规划,先在一家网络公司工作3年,积累起经验和资金后,再注册成立现在的公司。事实证明,她走的每一步都很正确。如今,她的事业蒸蒸日上,凭自己的实力在杭州安了家。“虽然我没有很好的家境,但靠自己奋斗一样能获得成功。现在有些年轻人受社会环境的影响,比较急功近利,总认为成功有捷径,其实这是不现实的。”陈尘感慨地说。
问诊:脚踏实地是正道
为何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渴望“一蹴而就”呢?社会学专家认为,当下整个社会普遍存在一种浮躁的心态,这种浮躁的环境不仅导致部分年轻人健康透支,而且会促使其形成过于求快、投机取巧的不良心态;同时,就业、买房等各方面压力摆在眼前,年轻人不想在生活上“掉队”。此外,“拼爹”等不公平现象的出现,也加剧了年轻人对快速成功的极度渴望。
俗话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不少网友认为,在浮躁的社会风气下,有些人盲目追求捷径。要想真正成功,必须脚踏实地,付出努力,只有这样才能苦尽甘来,也才能体会成功带来的满足感和愉悦感。
“其实成功有很多种,未必一定要获得很多的金钱和很高的名誉,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也是一种成功。”浙江工业大学就业辅导老师袁屹说,与一些不愿吃苦的年轻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最近网上有条千万富翁当公交司机的新闻引人关注:湖北孝感市的戴立清,每年仅房租收入就有15万元,但他们夫妻都选择当公交司机。当人们询问缘由时,他们说,乘客的认可与称赞,让他们感受到人生的真正价值,“这就是一种成功。因此,年轻人应该把眼光放得更宽、更远些。”
袁屹认为,就业变得更为艰难,甚至出现“研究生就业比本科生更难”的怪象,其中的原因在于,一些大学生没能调整好心态,越是学历高的人对成功的渴望愈加迫切,对就业的要求也更高,相对应的,吃苦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就要弱一些,最终导致成功渐行渐远。因此,年轻人应该有一个明确的职业规划,进入职场切忌眼高手低,特别要克服急于求成的心态,时刻铭记“企者不立,跨者不行”的道理,脚踏实地才能迎接成功的到来。
(文中涉及大学毕业生均为化名)
■专家观点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卢临晖:对大多数年轻人而言,找工作并不难,关键是找到的工作是否称心。对年轻人尤其是受过教育、人力资本相对丰富的年轻人来说,更多地进入一些竞争较激烈、市场培育较成熟、规则较清晰的行业和部门,更容易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也会使自身的人格发展更健全。
![]() |
相关专题 |
· 地方要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