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报早读>>热点·视点·观点

两岸聚焦·聚焦台湾环保之路②:垃圾焚化厂如何走近市民

2013年08月29日08:16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民间监督,推动焚化厂持续改进

68岁的陈龙吉从事环保工作30多年,从台北市环保科的普通职员,一路做到“环保署副署长”。他介绍:“焚化厂修建时,没有一座不被抗争的。”

民众抗争在垃圾焚化厂的建设过程中发挥什么作用,也不尽相同。陈龙吉介绍,在彰化溪州垃圾资源回收(焚化)厂工程动工时,有人为了选举挑动3000多民众到场抗争。他们以3000警力对峙,相持半年之久,光为警察买盒饭就花了1500万元。目前溪州厂运转良好,为彰化唯一一座垃圾焚化厂。而台东垃圾焚化厂和云林林内垃圾焚化厂建成后,因为当地民众反对声浪太高——林内垃圾焚化厂址距林内净水场仅1.5公里,兼之台湾推广垃圾分类后成效显著,垃圾总量减少,最终两个垃圾焚化厂以“备而不用”暂时闲置。

而北投垃圾焚化厂附近居民的持续抗争则达到了两全其美的效果。北投焚化厂营运后,附近居民反映焚烧垃圾时有臭味。他们仔细观察后认为,当运送一般事业废弃物的垃圾车进入焚化厂时,臭味更浓。因为处理医疗废弃物一吨收费5万元,如果偷运进焚化炉,处理成本只需2000元。2002年,北投垃圾焚化厂附近的居民组成“唭哩岸环保志工团”。志工们不定期进厂抽查,有时甚至半夜突查,结果2002年至2003年,他们4次发现包括废轮胎、废电缆甚至医疗废弃物等非法垃圾被送到焚化厂,他们当即取证控告。在他们的带动下,台北市焚化厂附近的居民都成立了民间监督委员会;焚化厂每两个月都会把焚化炉各项运行指标在网上公开。

当然,北投垃圾焚化厂更闻名的是,他们拥有台北市标志性建筑之一——150米高的烟囱上面设有观景台和360度全玻璃幕墙旋转餐厅。烟囱下,每天1800吨垃圾被焚烧;烟囱上,游客们悠闲地品着咖啡、甜点,眺望阳明山、观音山,俯瞰淡水河、基隆河的风光。耳畔是轻柔的音乐,自然,鼻息间的空气中没有任何异味。(记者 孙立极 吴亚明)

《 人民日报 》( 2013年08月29日 20 版)

上一页
(责编:姜萍萍、常雪梅)
相关专题
· 热点·视点·观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