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报早读>>热点·视点·观点

两岸聚焦·聚焦台湾环保之路②:垃圾焚化厂如何走近市民

2013年08月29日08:16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以高标准,消除人们心中的疑虑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台湾地区垃圾量日益增加,原有的掩埋处理方式显现种种问题——塑料难以降解,垃圾掩埋场发出恶臭,且有火灾隐患。1984年,台北内湖垃圾掩埋场发生大火,由此促成台湾第一座大型现代化垃圾焚化厂——内湖垃圾焚化厂的兴建。

内湖垃圾焚化厂1987年动工、1991年完工。台湾环境永续发展基金会董事长陈龙吉时任台北市环保局副局长。他说,为了建立民众对焚化炉的信心,他们对设备招标设定很高的门槛,只有世界前七大专利炉体才有资格参与投标,“他们都拥有上百年的经验,技术先进成熟。”当然投资也不菲,预算总额超过10亿新台币(以下均为新台币)。巨额投资受到各方质疑,但他们认为,这是台湾第一座垃圾焚化厂,如果建得不好,会让民众对垃圾焚化失去信心。陈龙吉说,他们发下“若有问题、提头来见”的重誓,保证技术绝对先进,招标也绝对没有舞弊。

内湖垃圾焚化厂经受住了检验。陈龙吉介绍,焚化厂开工后,周围民众看不到烟囱冒烟,怀疑焚化厂白天不烧、晚上偷烧,因为“焚化厂怎么可能没有烟?”焚化厂便邀请当地的居民到厂内参观,亲眼看到焚化炉24小时都在运转,只是因为技术先进,真的没有冒烟,居民们才放下心来。内湖焚化厂也作为示范厂,开放给台湾各县市民众参观。有人看到厂里有草有树,就上去拔,发现真的是草。这样,眼见为实,焚化厂寸草不生的传言也就不攻自破。

此后,台湾行政主管部门1991年核定“垃圾资源回收(焚化)厂兴建工程计划”,确定都市垃圾处理方式以焚化为优先考虑。当然,消除人们疑虑殊非易事,台行政机关可谓煞费苦心。据介绍,为了证明焚化厂焚化时安全无害,时任“环境保护署”(简称“环保署”)官员的张晃彰曾在焚化厂里住了46天。新竹市环保局则直接把局办公室搬到垃圾焚化厂内。

台湾目前共有24座现代化垃圾焚化厂,其中公有公营5座,民有民营3座,公有民营16座。不管哪一类,每年都要定期进行评鉴,通过后再运转。台中市文山垃圾焚化厂5月刚通过环保评鉴。1996年运营的文山焚化厂属于公有民营——官方兴建、民营企业竞标营运,当地环保局负责监督。和很多垃圾焚化厂一样,文山焚化厂也接受外来参观。民众可以亲眼看到焚化厂自动化电脑控制焚化设备、公害防治设备、灰烬处理设备等运转流程。“只要他们到厂区走走,就知道垃圾场不是定时炸弹。”张晃彰说。

上一页下一页
(责编:姜萍萍、常雪梅)
相关专题
· 热点·视点·观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