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报早读>>热点·视点·观点

零件少、个头小、重量轻,任务载荷和飞行速度为同量级的两倍——

关注·寻找中国创新样本:80后“玩”出新型无人机

2013年08月26日08:1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打印出来的国外专利资料,装了满满三个大纸箱子

避开国际专利,研制出全新的无人直升机

2009年,正当飞控器生意兴隆之时,田刚印有了新想法:转做无人机机体。

“我们的飞控器是国内领先的,如果无人机的机体好,飞几千个小时都没问题。”田刚印告诉记者,但一些无人机飞了200多个小时就出事故。“我粗略统计了一下,因为飞控器出的事故几乎为零,这说明无人机机体不过关。”

当时国内的民用无人机以进口、仿制为主。“我们商量了一下,决定自己设计全新的无人机。”研制之前,他们把国际上所有样式的无人机都研究了一遍,光是打印出来的专利资料,就装了满满三个大纸箱子。

“无人机的研制历史已经有百年,国外把该申请的专利都申请了,想绕开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传统的无人机几乎都是一个旋翼加一个尾桨,我们只能另辟蹊径,做没有尾翼、一个轴上装两个旋翼的共轴无人机。”

后来,他们兴奋地发现,俄罗斯的KA系列就是共轴无人机,具有抗风性强、体型较小等优点,而且其所申请的专利主要集中在机械上。

“俄罗斯无人机的缺点,是零件太多、机械过于复杂。飞机行业有个说法:一个零件你想不出问题,唯一的方法就是不用它。而我们的优势刚好是电子飞控器,如果把机械的东西用电子方式代替,既减少了零件数量,也减少了专利碰撞。”

经过无数次实验,他们终于在 2012年做出第一台电子共轴无人直升机。它比俄罗斯KA系列的零件减少了一半多,可靠性也因此提高了一倍。

做出来之后还要试飞。“未经试飞的无人机也可以卖出好价钱,但如果就这么卖了,在使用过程中说不定还会出问题,所以一定要试飞。”

但无人机试飞太“烧钱”:如果一天试飞10个小时,光油钱就得5000多元,而新机型至少要试飞 200天。 

“后来我们穷得不行了,就找到北京市政府求助。”田刚印说,北京市政府和民营基金雪中送炭,给他们股权投资5000多万元。

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还在试飞阶段的新型无人机,就获得了7架订单。

上一页下一页
(责编:姜萍萍、常雪梅)
相关专题
· 热点·视点·观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