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采访中国空军试飞员群体,一次次被他们感动:把遇险飞机安全飞回地面的沉着冷静;异国他乡捍卫尊严的刻苦攻关;参与飞机研制试飞时的认真忘我;面对父母亲人的绕指柔情。是什么让他们不惧危险?是什么让他们矢志不渝?又是什么让他们淡泊名利?
“为了事业,我愿付出一切!”
试飞很苦很累,充满风险,但对于有两次跳伞、两次重返蓝天传奇经历的空军级试飞专家徐勇凌来说,却是一生挚爱。徐勇凌进行科研试飞时,曾遭遇飞机起火的重大险情。虽然他跳伞成功,但因离地面太近受了重伤。躺在病床上,连脖子都无法转动的徐勇凌,却把从起飞到失去操纵全过程的数据一一口述了出来!在医院躺了4个月后,凭着对试飞事业的热爱和执着,徐勇凌又一次驾机重返蓝天。
按照空军关于飞行年限的规定,空军歼、强击机试飞员飞行最高年限为48岁。2009年,空军级试飞专家毕红军到了飞行最高年限。按照规定,首席试飞专家可以特许延长至50岁,毕红军成为空军特许延长飞行年限的第一人。
2010年3月,即将到飞行年限的毕红军,依然对蓝天依依不舍。一纸批复,让毕红军再一次特许延长飞行年限,从50岁延长至51岁。这一年,毕红军试飞了109个小时,在试飞部队实属罕见。春去秋来,又到停飞关口。他没有想到的是,当自己的申请递交不久,就收到批复:可以飞到55岁。他兴奋极了:“试飞是一辈子的事业,不是谋生的职业。为了事业,我愿付出一切!”
“千金不求,万死不辞!”
不计得失、心无旁骛、淡泊名利,是试飞员们共同的品质。
张玉梅——新中国第一位女试飞员。她曾受到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亲切接见。在别人眼中,她仕途一片光明。不久,机会果然来临:空军招收年轻飞行员,培训师团职高级指挥员。张玉梅和另一名女飞行员被组织选中,但她却坚持要求当一名试飞员。她说:“试飞员为蓝天而生。离开了座舱,我还叫什么飞行员?”
![]() |
相关专题 |
· 人物事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