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执着 奉献 钻研——解读空军英雄试飞员群体的成功基因

2013年08月23日10:25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执着 奉献 钻研

1986年,当时已是师技术检查主任的邹延龄,自愿申请当一名试飞员。在许多人看来,已在团职岗位上工作6年、即将走上师职岗位的邹延龄,不该放弃仕途去蹲山沟、担风险。“当国产飞机试飞员是我梦寐以求的心愿。”邹延龄说。“图发财我们不会选择试飞,图当官我们不会干试飞事业。为了新型战机早日装备部队,我们千金不求,万死不辞!”这是试飞员雷强面对一些航空公司重金聘请时,所表现出的鲜明态度。

“你不学习,才是真玩命!”

雷强、李中华、徐勇凌是接受过出国培训的优秀试飞员。当年,他们走出国门,夜以继日,一年时间内完成全部培训课程,却一直无暇欣赏异域风光、名胜古迹。“为啥这么拼命?都说试飞是玩命,你不学习才是真玩命!”雷强深有感触地说。

有一次,某试飞部队部队长梁万俊在组织新机理论学习时,被一名试飞员提出的关于发动机构造原理方面的一个问题给卡住了。梁万俊感到了本领恐慌。从此,他放弃休息时间,收集整理上百万字的航空资料、上千张飞机图片,自学《军事高科技知识教材》《空气动力学》等相关课程,记下学习笔记和飞行心得体会30多万字。“科研试飞英雄”王昂在从事试飞工作的那些年里,坚持不懈学习国外有关航空科学技术资料,有不懂的东西就向科研人员请教。他还自学英语、日语,加上在大学学的俄语,能够借助字典,阅读有关的国外航空专业方面的书刊、杂志,从中学到不少有用的东西。每次飞行下来,不管多忙多累,王昂都坚持写飞行日记。

每个试飞员都清楚,他们经常面临的是新机种、新技术、新课目,如果不努力学习新东西,就会在一些试飞任务中束手无策,就会延误航空技术现代化的进程。采访中,记者问试飞员有啥特殊能耐?他们异口同声:“钻研学习,就是我们最大的本事!”(记者 刘小兵 通讯员 吴华强 赵吉军)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姜萍萍、常雪梅)
相关专题
· 人物事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