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公函,从市水利局到区办事处“同城漫游”走了22天。6月14日,襄阳市水利局起草并正式签批《关于长征东路清河桥工程施工及小清河右岸堤防拆除恢复的函》,经过多人之手,终于在7月6日该函才下发至清河口办事处。(新华网)
在一座城市,22天的“奇幻之旅”,“迟到”的公函所折射出的是当事官员的“慵懒”之风。当前,有的单位和部门人浮于事、执行不力、行政效率低下;一些干部庸庸碌碌不负责任,不思进取,办事拖拉无所作为,工作散漫不在状态,严重影响着单位和部门的执行力,在群众中造成极坏的影响。
干部作风优劣决定工作效率高低,政府效能高低决定发展成败。干部队伍“庸懒散软”的问题是阻碍发展的最大瓶颈,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隔开,党和政府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
破解干部“慵懒拖沓”,当从思想源头上“开刀”。“庸懒拖沓”的源头在于思想上发了岔、意识上走了调,只有从思想意识教育入手,才能堵住源头。要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敢于得罪人,不和稀泥,特别是对有“苗头”的干部要及时提醒、及时帮助,真正使每名党员干部思想上有触动、作风上有改进、工作上有提高。要坚决破除懒惰怠工、推推动动、不推不动、无所作为的恶习,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和政绩观,找准站位,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干一件,成一件,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实绩。
对于“慵懒”官员,要“敢亮问责之剑”。问责不到位、不得力,使得一些“庸懒”干部对此类行为不以为然,提不起精神、担不了责任。一方面必须建立健全即时评价机制、群众评议机制,对在其位不谋其政的干部,实行严格问责,对于有“污点”的官员决不姑息,决不手软,做到查处一件严惩一起。另一方面加大实绩考核力度,明确责任目标,建立有效的问责机制,严格奖惩措施,使考核真正成为治庸治懒治拖的“指挥棒”和“风向标”。
揪住队伍中“庸懒拖”的少部分人,敢用猛药,敢动手术,就可以避免“疾病”蔓延。只有刹住“慵懒拖”的歪风,才能从根本上转变好工作作风,才能根除类似“公函同城漂流”的“荒唐”事,重建“风清气正”的政府形象,重拾政府的公信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