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8月15日08:39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 |
7月中旬,两岸大学生志愿者在台师大礼堂誓师出发。 |
![]() |
在大学生志愿者指导下,孩子“秀”出自己的作品。 |
![]() |
大学生志愿者用小游戏,拉近与孩子们的距离。 |
2000多年前,孔子周游列国,传扬儒家思想;今年夏天,285名两岸大学生也在台北誓师,赴两岸偏远地区支教……
“这一年的仲夏,愿我在你心中种下希望与爱,阳光会让种子发芽,迎风之后飘散……”这是“第四届青年踏寻孔子行脚”活动的主题曲《仲夏的希望》,8月6日,和着这首悠扬的歌曲,两岸师生顺利结束了大陆的教辅服务。
到偏乡去,像先贤一样“行脚”
“青年踏寻孔子行脚”由台湾师范大学(简称“台师大”)发起并主办。台师大校长张国恩介绍,2009年莫拉克台风重创南台湾。协助救灾时,台师大的校友们发现,“我们培养的很多学生在偏乡服务,如果在校生可以利用假期支教,也可对偏乡给予一定支持。”
2010年寒假,他们号召了台湾、大陆、香港、澳门的100名大学生,分别到两岸偏远乡村中学为学生们进行课业辅导,并为这项活动起了一个很感性的名字——“孔子行脚”,象征学生志愿者秉承2000多年前孔子周游列国的精神,到各地教学服务。
今年暑假,两岸共有24所大学的285名学生参加了“孔子行脚”。其中有93名学生来自台师大,192名来自大陆及港澳地区。7月14日,他们分别前往澎湖县马公中学、花莲县吉安中学等台湾16所偏乡中学,进行5天教辅;7月26日,再赴陕西、青海、重庆、内蒙古和云南的偏远学校,进行8天的支教。
张国恩说,“孔子行脚”活动的经费由台师大校友捐助,“台师大比较坚持教育理想,即使是在企业界的校友,对教育的关怀也是一样的。”
下一页 |
相关专题 |
· 热点·视点·观点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