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综合报道

(新观察·关注政府信息公开系列报道①)

省级晒“三公”:开弓没有回头箭

截至8月6日,有18个省份公开了2013年度“三公”经费预算,只有3个省份公开了2012年“三公”经费决算

黄庆畅  吴天添

2013年08月07日07:1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省级“三公”经费公开做好了,才能带动下级政府的公开

  7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当前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安排》,对“三公”经费公开做了规定。其中,关于省级政府的内容是“各省(区、市)政府要全面公开省本级‘三公’经费,并指导督促省级以下政府加快‘三公’经费公开步伐,争取2015年之前实现全国市、县级政府全面公开‘三公’经费。”可见,省级政府的“三公”经费公开是中央政府规定的一项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

  公开省级政府“三公”经费,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公众参与研究与支持中心主任王锡锌认为,省级政府公开“三公”经费的意义在于其具有承上启下的功能。“‘三公’经费公开的推进力是自上而下的,层级越低,受到的阻力越大。而省级政府恰好处于一个关键节点。省级‘三公’经费公开做好了,可以带动下级政府的公开;做不好,则公开的力量就难以往下传递,不公开的阻力就会越来越大。”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宪法与行政法研究室主任周汉华则认为,“三公”经费公开作为财政信息公开的一部分,是推动整个财政信息公开的突破口,还可以作为倒逼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动力。

  尽管省级政府公开“三公”经费的意义重大,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依旧问题多多。除公开力度不足之外,周汉华认为,公共财政制度的不健全,导致了公开的不够细化。由于我国财政编制制度较为粗放,这也为进一步公开增加了难度。“例如公务接待费,难以与业务经费区分,存在灰色地带;公车费用使用情况没有具体说明;出国费用往往作为一种‘领导待遇’,而并无实际需要。”周汉华说。这些问题普遍存在于“三公”经费公开中,相对于各部委而言,省级政府此类问题则更为明显和突出。

  在王锡锌看来,目前的省级政府“三公”经费公开,还存在如下问题:

  “三公”经费公开的动力不足。由于“三公”经费往往与政府“公款吃喝”联系在一起,各省级政府的“三公”经费也容易被用于横向比较,较为敏感。各省级政府对公开更多的是持观望的态度,因而公开程度普遍不高。

  “三公”经费公开的做法缺乏规范。从目前情况看,已经进行了“三公”经费公开的省级政府中,公开的做法和标准五花八门。公开不完整、不具体、不规范,容易使公众产生疑惑,也使得公开效果大打折扣。

  问责机制的缺乏,导致公开力度欠缺。这是政府信息公开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但由于省级政府“三公”经费的公开程度不够,使得这一问题更加凸显。

上一页下一页
(责编:程宏毅、常雪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