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报早读>>热点·视点·观点

考生四处赶场报考,报录比最高达30∶1

民办择校风 吹热小升初

记者  贺林平  王汉超  胡洪江

2013年07月19日08:39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总绕不开择校这道槛。年初,教育部要求制定措施解决大城市中小学择校热问题,各地通过公开摇号、指标到校、严控择校比例等遏制择校热。然而,“民办择校大战”却愈演愈烈。从6月底到7月中旬,广州、郑州、昆明等地接连上演“万人赶考民校学位”,“掐尖”竞争十分惨烈。

尽管“公办保公平,择校到民办”渐成共识,尽管义务教育阶段民办校占比并不高,但少数的择校现象“却弄得整个社会很焦虑”。家长的择校冲动为何始终强烈、学生的升学负担何时才能卸下?在逐步实现“公办不择校”后,民办择校已然成为中国教育的新热点。

——编  者

火爆

赶考成风,有考生同时报7所民校,录取率远低于高考 

7月16日,郑州“小升初”民办校测评放榜结束,考生和家长的“择校题”也到了要交卷的时候。

“河南省实验文博学校招10个班,当天考试共有132个考场,一个考场只有三四个人能考上,比高考还难。”考生家长胡越感慨。据了解,文博学校14∶1的报录比例还不是最高的,15000名考生争夺郑州实验外国语中学500个名额,报录比例竟然高达30∶1。

不只郑州在这个夏天经受着择民办校的“炙烤”。“天河外国语学校和育才实验学校都招了我儿子!”家住广州市天河区天府路的何先生一家近来沉浸在喜悦中。因为嫌划片内的公办初中质量不高,他果断选择了“民办择校路”。

虽然儿子的上榜让何先生“押对了宝”,但民办择校的火爆也让他记忆犹新,“家长们带着孩子四处赶考,手拿四五张准考证的考生比比皆是。”据统计,广州市共有民办初中152所,其中组织考试的大联盟12所、小联盟5所,今年计划招生4815人,报考人数则多达26475人,报录比例达5∶1。

同样的择校压力,昆明市五华区的张女士感同身受。“民办校每年学费七八千元,公办校不要学费,但因为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家长们不惜花费大量精力和金钱,让孩子挤民办校。”她说,身边考生中最多的报考了7所民办校。

按照规定,义务教育阶段不允许考试升学,小升初就近划片派位录取。近年来,一系列“禁令”已让公办中小学择校的空间和比重逐步减少。“其实,我们在公办校基本实现了就近免试入学,只是在民办校存在择校现象,但就是这少数的择校现象,却弄得整个社会很焦虑。”一位教育部门官员曾如此抱怨。

下一页
(责编:杨丽娜、程宏毅)
相关专题
· 热点·视点·观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