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选贤任能,始终把选人用人作为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来抓。好干部要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
建党92来,我们党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好干部,这是持续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在不同时期,好干部身上展现出来的特征不尽相同,对好干部的要求也有变化。当前,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面临“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的严峻挑战,党需要什么样的好干部,习近平总书记用“五条标准线”描摹了新时期好干部的“时代肖像”。
“信念坚定”描摹好干部的“灵魂”。理想信念是干部的灵魂,是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因“缺钙”而患“软骨病”。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一些干部经不起“糖衣炮弹”的诱惑与攻击,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归根结底,是对理想信念的缺失。好干部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一门永不结业的必修课,时刻保持“精气神”,全身心投入到为民服务的伟大实践中去。
“为民服务”描摹好干部的“情怀”。党的干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忠实践行者,好干部要在思想上要摒弃“官老爷”心态,在工作中要割除形式主义“毒瘤”,在关键时刻才能站得出来、冲得上去,从最深处体现朴实的为民情怀。
“勤政务实”描摹好干部的“风骨”。雍正皇帝告诫官吏:“凡事最重要的是务实,不欺不隐才算良吏”。古代君王对官吏的要求尚且如此,我们党的干部更应该有勤政务实的自觉性。好干部不能浮夸粉饰,欺上瞒下,盲目逢迎,一味附和;要经常深入一线,调查研究,掌握实情,报喜更要报忧;要科学决策,一门心思抓发展,为实现“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
“敢于担当”勾勒好干部的“胸襟”。哲人说,“桥的价值在于承载,人的价值在于担当”。从政为官,更应具备“千斤重担我先挑”博大胸怀和基本品质,否则,就犹如“玻璃蛋子”、“滑溜泥鳅”,看到问题就退缩,遇到难题就躲避,碰到矛盾就避让。当前,一些地方群体性事件、安全事故频发,大都与干部缺乏担当胸怀有关。因此,敢于担当,要成为组织选人用人的一个标准;担当精神,要作为干部的人生价值取向。
“清正廉洁”描摹好干部的“正气”。“清正廉洁”是中国传统道德的一个基本规范,自古被视为“国之四维”和“仕者之德”。好干部应该坚守清正廉洁的道德底线,保持一身正气,坚持公道正派,用强大的“气场”抵制歪风邪气、感染身边干部,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