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报早读>>热点·视点·观点

记者观察:艰难的蜕变——探访巴西贫民窟改造工程

驻巴西记者  颜  欢  王海林  丁  刚

2013年07月04日08:3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图为巴西里约热内卢桑塔特雷莎贫民窟的青少年在表演合唱。
  曾 韵摄

“身处上帝之城,你要么做个老实人被抢劫,要么做个歹徒等着被枪杀”,反映巴西贫民窟生活的影片《上帝之城》里的这句话,正是千千万万生活在那里的居民曾经的命运。但是,贫穷并非命中注定。记者日前在走访贫民窟时发现,伴随着2014世界杯和2016奥运会的临近,巴西雄心勃勃的贫民窟改造计划开始显露成效

葡萄牙语中,贫民窟被称为“Favela”,本是北部草原上漫山遍野且生命力很强的灌木。不需更多解释,初次来巴西里约热内卢的外国人,很快就会理解其中的含义。

巴西有3700万家庭,其中300万家庭生活在贫民窟

那些遍布在这座大都市中的贫民窟,如同大片大片的灌木丛,从一座座青翠欲滴的山峰下不断向海滨蔓延,直到被那些高高耸立的现代化楼房隔断。这座山海相连的城市在夜空下特别美,但在阳光照射下,星罗棋布的贫民窟就犹如美丽脸庞上的黑斑,让人扼腕。

据巴西地理统计局给出的定义,贫民窟是指50户以上的人家聚居在一起,房屋建筑未经规划、无序自行建造,占用他人或公共土地、缺乏必要卫生设施的居住区。巴西有3700万家庭,其中300万家庭生活在贫民窟,1100万家庭缺少城市基础设施和服务。85%的贫民窟人口生活在大城市,尤以里约热内卢和圣保罗最为突出。

本报记者日前走进里约的维迪加尔贫民窟。这里的居民大约有1.28万,论规模,在有500多个贫民窟的里约算不上什么,但它距离老的富人区莱布隆步行只需30分钟。

同里约大多数街区一样,这里也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小商店、美容室、洗衣房等连成一排,巴西著名的快餐连锁品牌Bob’s也在这里开设了分店。盘山公路两旁是紧紧挤在一起的高高低低的自建住房,墙面涂有各种色彩。不时可以看到装着水泥、建材的小货车经过,路上碰到的一些当地居民友好地向记者打招呼。

贫民窟中破旧的房屋占“主导地位”,在歪歪斜斜的房屋间是密密麻麻、有粗有细的黑色电线。一位路过的居民告诉记者,住在这里的家庭大多六七口同住一室,有些穷人只能用铁皮和木板搭建临时的简易房,狭窄得连伸展双臂都很困难。

下一页
(责编:杨丽娜、程宏毅)
相关专题
· 热点·视点·观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